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金瓯永固杯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乾隆时期的故宫金器,此杯共有4只,其中2只金质,1只铜鎏金造办于乾隆初年,另外1只金质造办于嘉庆初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1金,嘉庆二年造)、台北故宫博物院(1金,乾隆年造)、伦敦华莱士博物馆(1金、1铜鎏金乾隆年造)。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金瓯永固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高12.5厘米,口径8厘米,足高5厘米,用八成金制成;杯为圆形口,口边刻有回纹。杯口边铸有“金瓯永固”、“乾隆年制”篆书;通体錾刻缠枝花卉,其上镶嵌数十颗硕大珍珠,红、蓝宝石和粉色碧玺;杯两侧为双立夔耳,夔龙头各嵌珍珠一颗;底部是三象首为足,外形呈鼎式,“金瓯永固杯”是清宫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
伦敦华莱士典藏博物馆藏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在每年新年举行开笔仪式的时候专用的酒杯。每年新年凌晨子时,皇帝都要在养心殿明窗,把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在杯中注入屠苏酒,然后亲自点燃蜡烛,提起毛笔,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所以清乾隆金嵌宝金瓯永固杯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器物。
乾隆粉彩镂空“吉庆有余”转心瓶被誉为中国第一瓷器,这款清乾隆年代官窑花瓶,体态匀称,品相优秀,色泽饱满,工艺精湛,风格落落大方,有大家之气。瓶身的鲤鱼图案栩栩如生,而镂空的水波纹雕花可谓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精美之级。该品内绘青花,外画洋彩、珐琅彩、粉彩,运用描金,镂空、转心、浮雕、浅刻等多种工艺,极尽奢华、叹为观止,属于清三代瓷器中的巅峰之作。
通高17厘米,口径14.9厘米。南京博物院藏。芙蓉石又称为粉晶,质地易脆,制作这么大件的器物不易。炉仿作圆簋形,盖呈覆圈足圆碗形,圈顶四侧各拱一镂雕翔风,簋喇叭颈,溜肩双耳,镂雕作变体挂凤,挂于左右两侧的口沿和腹上,腹前后侧饰衔环铺首,喇叭形圈足。
清乾隆珐琅彩花卉纹瓶,高20.4厘米,口径4.8厘米,足径4.3厘米。 瓶小口,短颈,圆肩,肩下渐收,圈足。瓶外壁白釉上以各色珐琅彩料绘月季、天竹、腊梅、兰花、山石图案。此瓶造型端庄秀美,胎体轻薄细腻,以红、黄、绿、粉、蓝等色绘姹紫嫣红的花朵,在如雪似玉的釉面上,显得娇艳妩媚,栩栩如生。画面布局承中国绘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传统,颇具艺术感染力。
金胎掐丝珐琅镶宝石高足盖碗,清乾隆,通高30厘米,径16厘米。 此碗高足并带托,通体饰金丝为边,内镶红蓝宝石组成的花朵纹。碗心金圆圈内刻楷书“大清乾隆年制”三行款。此器材料贵重,制作精工。 此为乾隆四十五年(年)西藏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法名罗桑贝丹益西)到承德避暑山庄恭贺乾隆皇帝七十寿辰时所敬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