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厨房文化博物馆世界最大的厨房博物

企业做的博物馆,全球最大

民以食为天,这些年对吃的问题特别感兴趣,久闻大信厨房博物馆的大名,从郑州的新郑机场一下飞机,就直奔在中牟县的这个博物馆。

大信家居主要是做厨房产品的,因此,在研究中国人生活方式的过程中,积累并保护了大量珍贵文物和文献资料。经过大信庞学园董事长及其夫人十几年的用心收藏和整理,建成了大信厨房博物馆这一公益性公共平台,博物馆体验馆复原了古代文物及相关场景,包含复原古代厨房、印刷版灶王经、祭灶场景群雕、灶王像、古代青铜器复制品、五谷文化、满汉全席和民俗文化长廊等。体验馆重在打破观众与展品之间的时间和空间距离,以实景还原、触摸体验和艺术创作等展示方式,让观众进一步感受历史文物和传统文化。大信厨房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其中汉代陶造藏王经和木馆藏王年画,藏品规模、品种类别、文物级别及博物馆的展出面积在同类专业博物馆均为世界之最。在这里挑选部分内容介绍一下。

一、鼎食文化

鼎本来是古代的烹饪之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用来烹煮和盛放肉食。在历史的进化历程中,世界上诞生了三种主要文明生活方式,即游牧文明、海洋文明和农耕文明。三大文明初期,皆以吊锅为主要炊食工具。农耕文明后期,华夏民族的祖先开始了种植、收获和储存的精细农耕,实现了定居生活。此时的吊锅下加了三条腿,形成了鼎的早期形态,它决定了火焰的高度,使火的利用更加充分,随之而来的是蒸、煮等烹饪方式的推广。西方人常说肉几分熟,而我们则讲肉烂不烂,吃熟食、喝熟水已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基因。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夏商时期,随着鼎被更方便的炊具所取代,它逐步演变为晋天祭祖时的道具,被视为国之重器,是国家和权力的象征。直到现在,中国人仍然有一种鼎崇拜的意识。

其实,在福建方言中,仍然把“锅”叫做“鼎”,福建方言历史悠久,也是一种文化的活化石。

二、灶文化

出土的古人用的灶

灶,最本源的意思为用陶土垒砌而成用于烹饪、烧水的设备。灶伴随着人类对火的控制而产生。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用火来烧烤、烹煮食物,灶的基本功能就已经具备。人们原始时期使用的篝火、火塘应该就是灶的雏形。秦汉时期,国家实现大一统,生产力得到发展,加之房屋建筑技术的极大进步,厨房成为独立的操作空间,由此促进了用于炊事活动的关键炊具固定不可移动的锅台式灶的发展和成熟。汉代灶具在形制、结构、热量应用、排烟设施、文士奴印等方面已经表现出了相当高的水平。两汉时期,在厚葬之风和视死如视生观念的影响下,人们随葬了许多与饮食和日常生活相关的名器,其中最主要的名器是陶灶。汉代陶灶通常为长方形,也有少量圆形或前圆后方形等。灶身前壁有门,灶面有浮雕装饰。西汉早期多设一?一熷,后设烟囱。东汉时灶眼数量增加,常见为三个灶眼、五个灶眼甚至更多。灶的工作原理是物理受热,在灶中心加柴,通过火眼传递热气。初期灶的灶面一般设置一个大火眼,热量集中,但余热随着灶身至烟囱排出,造成浪费。随着人们实践认知的不断增加,灶面火眼增设至多个。大火眼烹饪,小火眼温水功能更加灵活,不但能够利用余热提高烹饪效率,还可以节省能料,经济环保。汉代绿釉龙手皂炉身下有四条腿,形状是标准的龙形,从后面拱形的开口放入木头,上面有三个加热容器,烟从龙头处的喷口排出,雕刻线条细密,可以看到龙身上的鳞片,头部设计巧妙,呈球形,是加热的容器,两只眼睛炯炯有神,中间还有一个角。这种独特的设计可能源自于会烹饪的龙的传说。汉代有虎纹两眼陶灶,灶门前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怀抱婴儿的浮雕人像,在中国传统丧葬文化中叫做“益子孙”,保佑子孙平安。陶灶在后面,为野猪和古香豆的图案,表明外面世界不平静,陶藏两侧,左为青龙图案,右为白虎图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位之神。灶面上刻有两条鱼,有沟通阴阳之意。

三、七星灶

大信厨房博物馆体验馆内复原的七星灶是以中国近代徽商代表人物红鼎商人胡雪岩故居厨房为原型。七星之名源于烹调区的七个灶头,三个大的灶头可同时进行蒸、炖、烹、炒,四个小灶头做温水之用,下面没有火源,靠带有余热的烟将凉水加热,厨师在这里烹饪时原地不动或者左右移动,即能兼顾炒菜、炖肉、蒸馒头等多项工作,减少工作路径,节约工作时间,更符合中国人的烹调习惯。这种厨房布局被称为圆点工作区或摇摆工作区,被广泛运用于大线整体厨房设计中。七星灶分为两个工作区,前面为烹调区,后面为烧柴区,中间以一墙相隔,墙上留有小窗口,工厨师与烧柴伙计沟通交流,便于打窝火后。它的功能就像现在的可视电话。七星灶的烧柴区也有三个主烧柴口、一个温酒口和一个碳瓮。碳瓮的主要功能是将烧火的木柴密闭后变为木炭,木柴用来烧火做饭,变为木炭可在冬天用来取暖、闷酒、烤肉、煮火锅等。木炭烧尽变为草木灰,更是农田的上好肥料。中国传统厨房中处处体现着人性化设计和节能环保的智慧。

七星灶

结语

解说员最后跟我们说,三年疫情,企业没有业务,员工都在家里休息,但是,庞总没有开除任何一个员工,工资照发,我们每个人家里的厨房都有饭吃。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778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