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认不出了福州这些老街巷大变样今年还

“以前路过心惊胆战

现在只觉得身心舒畅”

家住鼓楼区秘书巷附近的陈雨

今年成为了家门口

这条老街巷的“铁粉”

白墙黛瓦的小巷闹中取静

绿树掩映的连廊透着古韵

这一切

还要从去年10月说起

秘书巷:

8项工程齐头并进

去年10月起,鼓楼区对秘书巷片区启动老街巷整治,对秘书巷、秘书横巷展开“天上地下”全面整治。拆除违章及不协调建筑、道路“白改黑”、“6米线”立面整治、缆化下地和清除杆体、增设路灯、增加入口标识和浮雕等小品、建设街头口袋公园和拆墙透绿、打造有声文化墙等8项工程“打包”进场。

变化究竟有多大

看完这组对比图你就知道了

老街巷整治是一项精细活

秘书巷与秘书横巷

交会处的一个街头小公园

就是精雕细琢出来的

乌山历史风貌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杭

这里原来是两层半的破旧小屋,雨量稍微大点都担心倒塌。

零星房屋进行征收后就改造为街头小公园,不到50平方米却暗藏“小心机”。“野鸦椿、紫薇、杜鹃、黄花风铃木、桂花等近0种花木汇集在一起,有叶、有花、有果实,可以赏美景,也可以闻花香。”

叶义斌/摄

就连墙上也能“读”出故事。与传统的落地路灯不同,秘书横巷里的路灯选择了“抱墙式”,既节省空间,也兼顾美观。墙上还设置书简等造型,融入陆蕴、陆藻人文典故和闽都文化,植入有声读物余册。

池远/摄

“年前完成整治,我们心里都放下了一颗大石头。看着随时会倒的墙‘变脸’了,缠成‘蜘蛛网’的电线不见了,卡在路脖子的违章清理了,小巷里尽是安全、整洁、美观。”陈雨说。

包括秘书巷片区在内

去年鼓楼区共有7个片区

4条老街巷经历了整治

一条条镶嵌在

繁华都市里的老街巷

正在重拾记忆

我们按照‘系统、综合、整体、集成’的理念推进老街巷整治,达到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整体提升的效果。

鼓楼区有关负责人

中山路:

“一路七巷”连线成片

中山路、冶山片区的整治无疑是“重头戏”。以米的中山路为主轴,鼓楼区打通了丽文坊、能补天巷、城直街、城隍街、云步山巷、北院巷、赛月亭巷等周边7条街巷,形成“一路七巷”格局。

古色古香的北院巷郑帅/摄

城市肌理恢复后,随处取景都能捕捉到民国风情。违章及不协调建筑拆除了,建筑立面整治了,首创“多杆合一”试点,让民国特色和现代时尚相得益彰。

8处街头小公园、余株花木“入住”片区,点缀着马球场遗址、林则徐出生地、中山纪念堂等历史风貌。该片区还引入喜马拉雅有声文化新载体,只需轻扫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1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