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近日再观《妖猫传》,除了欣赏瑰丽如梦的画面和扣人心弦的情节之外,更多了一份对于剧中细节的观察,而其中最值得玩味的一句话便是:“皇帝决定,将贵妃埋葬在古人的墓穴中”。谜团也就此浮现:那么,这座古人的墓穴,究竟属于历史上的谁?
(一)扑朔迷离的埋葬细节
埋葬杨贵妃的悲剧,从“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开始,但在《妖猫传》中杨贵妃的香消玉殒并非故事的结局,黄鹤大师的尸解还魂之术,成为贯穿全剧的希望之光。这也是为何唐玄宗特意要找一处古人墓葬,将贵妃进行临时安葬的原因。
关于墓葬的第一个线索,需要从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的日记中去找寻,其中透露了关于墓葬的位置信息:“记住,要穿过一片水中树林,才能找到墓穴的入口。”
水中树林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仅从字面推测,此处墓葬应该风水不错,很有可能地形特征是临河有水、而且靠山有树。但就此锁定哪一座墓葬还是有些困难,毕竟这算是墓葬选址的共性特征。
但为什么要特意强调“水中树林”?这四个字除了表明地理特征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深意?如果开个脑洞的话,可以这样思考:水与木或许象征了墓葬方位,即东方为木、北方为水,“水中树林”则为东北!这条线索可能暗示墓葬处于马嵬驿之东北。
那么,真实的历史记载与剧中的演绎相差多远?根据《旧唐书》的记载,关于马嵬驿兵变以及贵妃之死的细节是这样的:
至马嵬,禁军大将陈玄礼密启太子诛国忠父子,既而四军不散,玄宗遣力士宣问,对曰:‘贼本尚在!’盖指贵妃也。力士覆奏,帝不获已,与妃诏,遂缢死于佛宝,时年三十八,瘗于驿西道侧。
可能正是因为《旧唐书》的这条记载,在如今的咸阳兴平市的马嵬街办西米处,便耸立着一处文物保护单位——贵妃冢,相传正是当年杨贵妃被赐死之地。
也就是说,杨贵妃并没有像剧中所说为贵妃寻找了一处古人的墓穴,而是在马嵬驿现场就被草草下葬。在此之后,唐玄宗便逃亡去了蜀中,从文献来看,其路线为:马嵬驿、扶风县、扶风郡、陈仓、散关、河池郡、益昌县、普安郡、巴西郡、蜀郡。
上皇自蜀还,令中使祭奠,诏令改葬。礼部侍郎李揆曰:‘龙武将士诛国忠,以其负国兆乱。今改葬故妃,恐将士疑惧,葬礼未可行!’乃止。上皇密令中使改葬于他所。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犹在。”
而在玄宗从蜀返回之后,出于安抚将士的原因,也没有进行光明正大的改葬之礼,而是暗中将杨贵妃从当初马嵬驿草葬之处转移,而其中提到的“肌肤已坏”说明贵妃之死确有其事,并不如白居易《长恨歌》中所幻想的那样“不见玉颜空死处”。
好了,明白了基本史实之后,问题便接踵而来:剧中的演绎显然有借鉴历史的部分,比如玄宗决定将贵妃埋葬在古人的墓穴中,可能正来源于《旧唐书》中这段改葬之说,只不过将其提前至玄宗入蜀之前马嵬驿兵变的时候。
但是,改葬之地究竟在何处?史书中并无只言片语,而这一谜团也将成为影片之中最为精彩的想象与演绎!
(二)墓道壁画的惊鸿一瞥
剧中第一条线索交代了墓葬的地理特征与墓葬方位,但是却仍旧太过宽泛。而真正能够精确定位墓葬本身的信息,主要还是来自第二条线索:即白乐天在墓道中无意间感受到的墙上人物惊鸿一瞥。
从墓门进入之后,两人通过了一处绘制有壁画的通道,此时位于右侧的八人齐刷刷睁眼,将目光投向了擦身而过的白乐天,而当白乐天似有所感、返回观看之时,八人又恢复了古井无波的状态,将眼帘阖上。
正是壁画上这一瞬间的定格,让这座墓穴背后的古人身份呼之欲出,因为这八人除了一些细节不同之外,几乎与北齐一座墓葬中东壁的“八人迎宾图”别无二致!
这座壁画墓的墓主人是谁?剧中所说将杨贵妃埋葬的古人墓穴真的属于他吗?
他的名字叫做娄睿,是鲜卑望族、北齐外戚,他的势力有多显赫,从这几条记载就可见一斑:他的姑母娄昭君,是北齐皇帝高欢的武明皇后;而他自己曾获封东安王、且之后历任司空、太师、太尉等职,去世之后还被追赠假黄钺。但是,这个人也因此恃宠而骄,在历史上名声不佳。
娄睿墓位于悬瓮山西侧、晋王岭上,西自天龙山潺潺东下的柳子峪水流经其南,东有汾河悠悠出境。东北1公里,是稻麦飘香的王郭村,而中西合璧的隋代虞弘墓与其为邻(位于娄睿墓东北米处)。
单从影片中墓道壁画就断言墓主是娄睿,或许只是孤证,我们不要忘了剧中隐藏的第一条线索,即关于墓葬地理特征与方位的描述。汾河以西,悬瓮山之东,与我们之前推断的临河有水、靠山有树的地理特征大致相符;而山西太原相对于马嵬驿(陕西兴平)正好处于其东北方位。两相结合之下,是不是正暗合了之前埋下的“水中树林”的伏笔?我们姑且先这么解释。
走完墓道之后,娄睿墓前一扇尘封的青石墓门映入眼帘,门额装饰兽头、缠枝莲花和摩尼宝珠,不仅色彩艳丽而且贴以金箔,平添了几分浮雕的感觉。当白乐天和空海推门而入的时候,贵妃会在墓室之中等着他们吗?
然而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条关于娄睿墓的线索,却在进入墓室之后突然中断,因为墓室的布局和壁画看起来与娄睿完全不同,似乎又属于另外一个人,他又会是谁?
(三)墓室正壁的夫妇对坐
随着剧中镜头的不断切换,关于墓室内的细节也逐渐在我们眼前展开:墓室是坐北朝南,从南向的墓道进入甬道,在妖猫幻化的丹龙和白龙身后,所呈现的就是影片中关于墓室南壁东西两侧的壁画信息。
而在实际的墓葬中,南壁门洞两侧的壁画内容,则是东西两壁鞍马出行图和牛车出行图的延伸,不难看出,在参考了考古材料的基础上,对画面布局和内容均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取舍,比如人物的位置和样貌,也正因为如此,单凭这面壁画是难以确定墓室最终的归属,我们需要更多细节信息。
而以黑色妖猫和石棺为前景的北壁和东、西两壁画面,才是断定这个墓室主人的核心所在。在剧中墓室的北壁中央装饰一个屋宇出檐的样式,其下安排了二十余名侍从,神态各异,目光炯炯,正对着墓室中央放置的石棺。东西两壁,则分别是牛车出行图(东壁)和鞍马出行图(西壁)。
于是,我们不难找到剧中这个场景的古墓原型:北齐武安王徐显秀墓,他虽然地位不如东安王娄睿,但却是少年豪侠、战功卓著,北魏末年,在尔朱荣失败以后归附了高欢,而后一步步进入东魏的政权高层,历任司空、司徒、太尉,实为货真价实的三公。
墓室西壁是墓主人准备上马出行的场面,只见青罗伞盖下,一匹枣红骏马整装待发。4个三旒旗手,佩剑武士和马夫屹立在骏马之前;后面则是羽葆执事,以及一个紧跟坐骑的腋夹公文包、臂挎马扎、手捧官印的仆吏。
而在墓室东壁,羽葆华盖下则停靠着一辆豪华的卷棚顶牛车。车前的御手正在极力控制躁动的公牛,旁边还有一个胡人仆从忙前忙后。车后是一群贴身侍女,分别手捧着包袱、梳妆盒和披风之类衣物,频频回首张望,似乎在等待夫人上车。
关于东西两壁壁画的设置,在影剧及考古中都十分接近,但唯一的变动之处在于视觉中心的北壁。实际的徐显秀墓,在北壁正中画的是一幅精彩绝伦的“夫妇宴饮图”,男墓主形象英武威严,女墓主高贵端庄,仆役侍从、乐舞百戏将徐显秀夫妇二人拥坐于帐中榻之上。
分析至此,我们看到了艺术与考古交织纠缠、极为有趣的一面:《妖猫传》中以瑰丽幻术之名,阐释了玄宗改葬贵妃的古人墓穴,但却并非全是向壁虚构而作,而是借鉴了两处北齐著名墓葬:墓道部分,化用了东安王娄睿墓道东壁的“八人礼宾图”,而在墓室部分,则改用了武安王徐显秀东西壁面的牛车、鞍马出行图,并特意将北部正中的“夫妇宴饮图”改为了出檐屋宇下的仆役注视图。
(四)别样嫁接背后的隐喻
如此别样的嫁接背后,隐藏着影片制作组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幸运地一点在于,我们借此推测现代人的思维还有机会求证,但从故纸堆与黄土中去揣测古人的观念却总隔着千山万水,但循循迫近真相的过程总是令人欣喜,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实际上,在《妖猫传》中,一切的服化道都需要为剧情服务,作为其中最重要元素的场景布置自应如此,从这点去思考就不难发现,一切事件之发生,均与贵妃之生死有关,恰如剧中那句经典台词:强盛时,她是帝国的象征;危难时,大唐将不再需要她。
我们先从墓道部分借用东安王娄睿墓道东壁的“八人礼宾图”谈起,与现实中这幅壁画位于娄睿的长斜坡墓道不同,影片中它是位于墓门和墓室之间,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甬道”位置。将这幅画安置于此意味深长:
阳Sir以为,这里的移植可能意在表达一种对历史记忆的唤醒:壁上八人曾经与事件亲历者阿倍仲麻吕一样,曾亲眼目睹了这段皇家隐秘之事,当有人拿着阿部日记的线索,试图一探贵妃身死之究竟之后。
他们的蓦然开眼,是欣慰更是怀念:终于有人能够再次打开这段封存久矣的悠悠往事。
而这八人的惊鸿一瞥绝对算是剧中的神来之笔,在这看似幻术的演绎背后,或许暗示了这样一则记载:
“杨子华,世祖(高湛)时任直阖将军员外散骑常侍。尝画马于壁,夜听啼啮长鸣,如索水草;图龙子素,舒卷辄云气萦集。世祖重之,使居禁中,天下号为画圣,非有诏不得与外人画。”
杨子华是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位于中品上的北齐著名宫廷画师,他的神奇之处就和神笔马良一样:墙壁上画的马,夜中竟可长鸣索食,宛如活物一般。如此一来,壁上画的人,为何不能睁眼呢?
实际上,这也是关乎娄睿墓壁画作者的学术问题,很多研究者认为像这样布局合理、绘制精美的壁画,极有可能是出于大画家杨子华之手,毕竟以东安王娄睿的地位来说,求一诏令让子华作画并非难事。而从壁画内容上来看,数量众多的仪杖鞍马,也正是其最拿手的题材,毕竟史书记载,北齐画家杨子华犹以“鞍马人物为胜”!
接下来是关于墓室部分,改用了武安王徐显秀的墓室四壁的内容。我们着重分析其北壁的两处改动:
第一,意在突出室内特征的华美帷帐,被改为外部出檐的屋宇样式;第二,墓主人夫妇宴饮图被拿掉,换为数目更多的一排排围观的人。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我们还是要回归剧情,这一画面的展示源于白乐天与空海对古墓的再次造访,其目的是为了确定贵妃是否身死的谜团,因而观众的视觉中心一定是两人着力探查、盛放贵妃尸身的石棺,而不应该停留在墓室北壁更加引人注目的壁画内容上。
之所以这么说,可以从很多细节得到证实:作为“中心之中心”北壁中央的华美帷帐,在左、右、后三面屏障了帐中人物与外部关联之后,会更加迫使观者只能将目光落实在了一个结构性的框架之中,而这其中就是墓主人夫妇宴饮图。没错,原本在墓室北壁正中绘制的墓主夫妇宴饮图,才是徐显秀墓整幅壁画体系的核心,是视觉艺术表达的焦点所在。
因此,原本墓室北壁的内容就必须改变,一方面,将室内的帷帐改为出檐的屋宇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空间扩展的作用,有利于分散观众聚焦壁画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去掉墓主夫妇,更能体现这是一座无主之墓,也为贵妃改葬提供客观条件。
而广阔的屋宇之下、一排排凝视的仆从,其目光汇聚成焦点,也恰好落在墓室中央的石棺,反而更能强化和引导观众,去跟随白乐天和空海,探寻石棺中隐藏的秘密,当然这些为数众多的旁观者和墓道部分的八人一样,也可以看做是历史的见证者,宛如在诉说着什么。
后记:《妖猫传》中借幻术之名,借鉴和改用真实的考古墓葬,即将娄睿墓道壁画和徐显秀墓室壁画做了有机结合,使其更加适用于剧情需要。其实还有一点值得思考留给读者,即中国上下五千年古墓数不胜数,为何偏偏挑选了北齐两座古墓来作为影片场景布置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