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文庙是儒家文化的标志性建筑,是祭祀孔子和唯一官司办的学府,是中国封建社会里庙、学合一的教育机构。如果没有到过宁远,绝对想不到这座县城里竟有如此规模宏大的文庙,在全国现存文庙中都算屈指可数!宁远文庙始建于公元年,历经宋、元、明、清十余次维修及重修,现存建筑为公元年至年时所重修。宁远文庙座北朝南,占地平方米,采用前园后院式布局,中轴线对称式规制,绿树成荫,石坊林立,曲廊环迥,幽静典雅。石雕堪称文庙的一大特色,不仅拥有全国古建筑中唯一的龙凤石柱群石雕,还有月台围栏石雕、丹陛石雕、棂星门石坊石雕,以及三对立狮石雕,这些石雕的工艺手法囊括了高浮雕、镂孔、浅浮雕、线刻等,工艺精湛,造型生动,线条柔和。壮观的石雕与朱梁黄瓦的宫殿式建筑相映生辉,令人叹为观止!之前虽然到过九嶷山,却没有开启登山模式,此次自然不能放过这一大好机会,向娥皇峰发起了挑战。娥皇峰以帝舜之妻命名,紧紧依偎在舜帝葬所舜源峰旁,象征着夫妻长相厮守。在美丽的晚霞中登上山头,极目远眺,整座舜帝陵一览无余,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宛如大海掀起的波涛,美不胜收。走过三年前走过的路,守候一场未曾守候的日落,山顶的风,吹来的夏日的香气,一处风光,两种心境,像两季的花卉,开出不一样的绚丽。我们都知道,姹紫嫣红的春光固然赏心悦目,却也抵不过四季流转,该开幕时总会开幕,该散场终要散场。但我们的心灵可以栽种一株菩提,四季常青。就忘了从前,从心出发,但别忘了那座空城,于阡陌红尘寻一朵不谢的繁花,在记忆的年轮里绽放永恒的芬芳。比起娥皇峰,三分石显然更具挑战性,海拔高达米,乃是九疑山的最高峰,不仅外形奇特,三巨石并峙,鼎立山巅,还颇具传奇色彩,自舜帝驾崩九嶷山苍梧后,此山就每年长高三分。据《九嶷山志》记载:“三峰并峙如玉笋,如珊瑚,其上有佩桃石、棋盘石、步履石、马蹄石。还有香炉石,有足有耳,形质天然。其间有,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疑为舜冢。”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本人对于爬山有一种莫名的喜好。但对于三分石,我其实一开始是拒绝的。无它,天公不作美,雨雾迷蒙,一切皆在云里雾里,根本就无法体会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然而,经过当地导游的一番“鼓动”之后,我还是决定碰碰运气。我爬过更高的山峰,走过更崎岖的山路,相对来说,三分石还不算太艰辛。况且,有当地导游在一边引路外加讲解,也不至于太过乏味。当然,真正的惊喜还在后头。继梅里雪山、神农架、三山五岳、武夷山、武功山、青城山、张家界、青云山之后,翻越的第十六座千米级高山,从山脚的白雾茫茫,到半途的阳光乍现,再到山巅的云雾缭绕,三分石俨然谱写了三种不一样的风韵,遗世独立,蔚为大观。只有等到拨云雾见青天的那一刻,无限风光迎面而来,方知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