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仿古玉纹饰耳杯文藏说瓷

白癜风专用药 http://m.39.net/pf/a_4639937.html

网络配图

耳杯,椭圆形,因杯身两侧平伸若鸟展双翼,故又称羽觞、羽杯。伦敦大英博物馆藏“元始四年漆耳杯”即自铭“雕漆画木黄耳木否”。耳杯是盛行于战国、汉至晋的饮器。所见以漆器为主,亦有玉石耳杯,如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江苏省徐州市狮子山汉墓、吉林省集安市汉代高句丽粮库遗址、陕西省西安市三道巷汉代遗址所出。

网络配图

故宫博物院亦旧藏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玉耳杯。金属耳杯仅见于大同市考古所藏一件银耳杯。所见漆、玉石、金属耳杯绝大多数皆光素无纹饰,惟西安市所出,器身满饰浮雕变形云气纹,且于短边的两侧装饰浮雕牛首图案,殊为罕见。

网络配图

晋代之后耳杯几乎不见。展品白玉耳杯,与出土的战国汉晋耳杯几无二致,但杯体莹薄,造型规整,当为清宫仿旧藏之作。辽宁省博物馆藏白玉耳杯一,底部镌刻“大清乾隆仿古”款,可与本品比照。

清白玉耳杯

螭纹继汉之后,在宋代玉器上得以复兴,并成为元、明、清各代玉器的主要装饰图案。清姜绍书《韵石斋笔谈》卷上《宣和玉杯记》载:“宋宣和御府所藏玉杯三。其一内外莹洁,绝无纤瑕,杯口耸出螭头,小螭乘云而起,夭矫如生,名教子升天,真神物也。

网络配图

二名八面玲珑。三则单螭作把,外多花纹,钩碾精工,莹白过于教子,而神采稍逊。”此段文字为众多探讨宋代玉器的学者所引用。所载三件玉器皿中,有两件明确以螭为饰。

网络配图

尽管目前尚不见类似的宋代玉杯出土,但宋、元窖藏金银器已见其例,如四川彭州南宋金银器窖藏、湖南临澧柏枝乡南宋金银器窖藏、江苏金坛湖溪元代窖藏所出银杯、盏,皆作螭身蜿蜒于器壁,前肢趴于器口沿,伸头望向器内之形。

网络配图

有学者认为此即教子升天杯(盏)。单螭或双螭耳玉器,明代十分多见。

网络配图

如北京市丰台区万贵墓出土的明早、中期双螭耳杯,南京市明末黔国公沐睿墓出土的双螭耳玉杯,北京定陵出土的明晚期玉单螭耳爵杯等。清宫旧藏此类玉器亦不在少数。故宫藏一套宋代青玉杯盘,为乾隆帝检视宫中旧藏所发现,并专门为之赋诗。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套单螭耳杯盘。乾隆时亦有此类远承宋制之作。

宋青玉螭纹杯盘

清白玉螭耳杯盘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29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