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城区那些典型的清末民初川南建筑,今天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m.39.net/pf/a_5252031.html

跟泸州的老前辈聊天既是一个学习的机会,有时候又是一件比较沮丧的事情,当他们给我讲述泸州的历史和过去,那些辉煌的成就时候,让我无比向往,巴不得马上去瞻仰一番,但是大多数都已经消失不见,这种感觉就非常令我沮丧,还有的根本不知道它们的现状。比如泸州的一些近现代的典型建筑,具有独特风格,在众多的建筑物中独树一帜,反映了当时建筑艺术的特点及达到一定的水平,有的还带有纪念意义。

今天我特意整理了一部来给大家分享,如果你知道它们最终的归宿和结果还请留言赐教。

杨氏节孝和好善乐施坊

原来位于泸州市市中区(今天江阳区)南城乡飞跃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座东向西。石质。三重檐云柱5门6柱,以中心牌坊为基点,左右向两边自伸出两道石柱,形成5道牌坊的群体,共有6幅对联。正面前额上书“节孝”二字,阴刻祥云上有九龛瓷造像坊通高10米,宽7.4米,深3.1米。石刻图案基本保存完整,上有飞天、人物、飞龙等镂空深浮雕图案,滴永上有8个立式龟身龙头图案,保存基本完好。该牌坊建筑结构独特,门楣上阴刻楷书“好善乐施”四字。年12月18日由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它的情况呢?百子图没有了,宏道堂改建了,牌坊也被拆迁到了洞宾亭,跟原来的模样呢?请老一辈的人指点。

牛场上石牌坊群

位于泸州市原来市中区(今日属于龙马滩区)鱼塘镇一心村西南1公里处。牌坊群共分两座:1号坊顶部毁;2号坊保存完好;均座北朝南呈纵式排列,座落在牛场路中央。

1号坊建于清咸丰六年(),顶部为双重檐4柱3门3滴水,宽8米,厚2.3米,高8.4米;除毁损部分外,坊上雕刻图案,题刻皆保存完好。

2号坊为“孙宋孺人节孝坊”,建于清光绪元年()顶部为3重檐,4柱3门滴水,宽2米,厚2.2米,高10.4米。坊上有24龛石刻图案及题刻,其内容为人物、花鸟、山水等图案、刻工精细,造型优类,栩栩如生,严保存完好,年由地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据说在石堡湾的戒毒所处,不知道是否还能查看,还是已经搬迁?

汤家公馆

位于泸州市江阳区三圣城垣10号,后为泸州市百货站职工宿舍,建于清末座南向北,二重堂四合院布局,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门、前厅和后殿,保存完整。占地面积平方米。

大门:早期被毁,后存为砖石结构,大门高2.56米,宽2.32米;

前厅:木结构单検悬山式屋顶,穿斗梁架,5穿用6柱,面3间1.2米,进深2间6.64米,通高约10米,用2.5米直径的圆形木柱承重;

后殿: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4穿用4柱,面阔3间17.2米,进深2间12.7米,通高约10米,用2.5米直径的圆形木柱承重。垂带式三级踏道,素面台基高0.38米。整个其时候建筑保存完整,瓦当、滴水均保存完好。厢房已改为砖墙。檐柱均有人物、走兽等精美雕刻,吊檐均有花草镂空雕刻。鼓锤式柱础。有器形、梅花、蝙蝠、牡丹花纹花窗等,为当时泸州保存较好的民居建筑之一。

我想问一下今天呢?去哪里了?还在吗?

真原堂

位于泸州新江阳区马路号,现为天主教爱国委员会驻地,始建于清光绪二年(),座西向东,两重堂四合院布局,现存大门、前殿和后殿,总占地面积平方米。

大门:四重檐十滴水帷幔式,门高3.7米,宽2.1米,正额有“教谕万生”四字,门两侧对联为:“盛世崇文且喜普天聆至理,煦朝重道直从此地究根源。”大门烽火墙高1.2米,宽2.6米,保存完整。

前殿:木结构单檐悬山寺屋顶,穿斗式梁架,三穿用七柱,面阔5间21米,进深6.6米通高10米,素面台基高0.8米。垂带式踏道5级,中间正梁上有“光绪二年”楷书字样。

后殿:木结构单檐悬山式屋顶,穿斗式梁架,3穿用7柱,面阔8间21米,进深6间16.9米,通高10米,素面台基高0.7米,垂带式踏道3级,后殿花窗为宫廷式,屋顶为藻井式。整个建筑保存完整,用房已改为砖墙,柱上有精美雕刻,后殿祭台前有三座祭坛,为楠木,雕花丰富面精美,正中一座祭坛雕刻“东门”图案。这个地方现在还算保持完整,因为有人管理和维护。

钟鼓楼

位于泸州市江阳区花园路前临迎晖路,右为原文化宫,左为原泸化厂招待所,背靠原来省公安管理干部学院。现在就在原址只是周围变化太大,以上说的前后左右都不是原来的模样了。

始建于明嘉靖十六年(),称大观台;民国17年()重建,年维修。钟鼓楼原为古典式建筑,石殿于民国17年重建为中西式结合的鼓楼,抗战时期曾被日本侵略军飞机炸毁数层。

钟鼓楼为砖石结枃;四级楼阁式,中西结合式建筑,座西向东,古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41平方米,通高15.2米。楼顶为平顶,呈四边形,每层边长均一致、各层均四面开窗,各两扇。楼身边长为6.4米,由长0.2米、宽0.1米、厚0.04米的砖呈横向砌成。

钟鼓楼的四周地面为八角形素面台基高1.2米,10级阶梯踏道,砖结构栏杆,高0.95米,八角形台基边长6.1米年,地辖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成了泸州的地标建筑。

蒋兆和故居

位于小市卿巷子,后为泸县电影公司宿舍,原名“百龄旧家”又称“蒋家花园”是我国著名国画家蒋兆和故居,现仅存左厢房。该建筑座东北向西南,为木结构悬山式屋顶,穿斗结构,6穿用9柱,面阔6间24米,进深8间8.6米,通高4.95米,素面台基高0.5米,建筑面33.5平方米。年泸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今天比较重视,重新开始修葺它的故居。

泸州现主城区分为江阳区和龙马潭区,上面说的的一些近现代典型建筑也只是一部分大多数不知道后话了。而且很多也没有写完比如:温家公馆,肖巷子罗家公馆,杨森公馆,石园,廖家花园,曾家花园,了园等等。这些民俗民居的典型建筑,今天还能看到吗?为什么没有人重视和保护,我写泸州文化,最沮丧的莫过于此,给大家介绍了半天,自己好多都没有见过,即便图片资料都很难寻找。

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特别是老泸州人多留言,提供线索,我们还能保留一些总是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1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