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馆藏明代精品古砚

半边岩蓬莱端砚,明代。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藏。27厘米×17厘米×6.5厘米。此砚选自半边岩端石坑口,整体为椭圆形,六面雕工,画面全部是层层的海浪,苍龙从海底破浪而出,鱼戏龙整体画面夸张有力,砚台四周刻满了各式的海兽图案,正面采用深浮雕技艺四周采取了单刀线刻,整体雕刻方式深浅相容,经久耐看,艺术价值极高。

兰亭端砚,明代。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藏。21.5厘米×12.5厘米×5厘米。此器以王羲之会稽山兰亭雅集为故事背景,把整个雅集的画面都以线条的薄意雕刻技艺体现出来,整体画面曲水流觞,人物造型各异,突出文人雅集的各个场景,把自然和建筑还有园林都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此砚六面雕工,雕刻工艺繁琐,是一个耗时巨大的工程。

蟲斯羽端砚,明代。25厘米×15厘米×6.5厘米。此砚刻出秋天丰收的景象,把瓜果、瓜藤、花还有螳螂全部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又不失砚的主要使用功能。砚台把磨墨的蓄墨的布局很协调地融入画面之中,采取大写意的深雕艺术。观此砚第一眼的感觉是田园情趣,实质寓意着家庭和文化都衍生不息繁荣昌盛。(图片版权均属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所有)

半边岩抄手戏鹅图砚,明代。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藏。25.5厘米×15.5厘米×8厘米。此砚选用端州半边岩坑口,采取唐宋流传之传统造型,在原来传统之造型上融入以兰亭序为背景的戏鹅场景,砚池之中的鹅造型各不相同,一副田园风光再现之景,把严谨的制砚方式融入了生活气息。该坑口的石质在不同层面中都会有石眼,此砚在制作过程中采取有眼即留,图案随石而变。

抄手端砚,明代。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藏。20厘米×12.5厘米×6.5厘米。此砚选自宋坑端石,石质为猪肝色,质地温润,发墨具细一直受到文人的追捧,至宋代开采以来广泛流行。此砚采取宋式遗留风格,整体砚面为素池加线条,素池虽小却线条有力,把整个砚堂都留给磨墨区域,加快了磨墨的时间。此砚为实用砚,侧面留有古人的赋诗作词。

麒麟献寿抄手端砚,明代。黄山市徽墨文房博物馆藏。25.5厘米×15厘米×7厘米。砚台配有红木天地盖,在墨池中有一麒麟手抓祥云灵芝,麒麟造型苍劲有力,把深浮雕的技艺方式融入到砚台之中,整体大方又不失秀气,底部采取掏空制式,减低整体砚台的重量,携带方便,又不失端庄大方,此砚造型为明代典型之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306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