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义伟叶立群
张英超,年出生于辽宁沈阳,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建筑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雕塑委员会会员,雕塑杂志观察员,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会员。
张英超的代表作油画《抉择》,曾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张英超后期的油画创作追求的是以印象派画家塞尚的结构法来表现绘画。塞尚作为后期印象派的代表,致力于在绘画世界里表现富有秩序的和坚固的感觉,同时,也会画一些色彩搭配明快的作品。张英超的油画作品有着印象派画家塞尚风格的痕迹,即追求塞尚绘画中的色彩关系的微妙变化,画面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色彩关系所形成的规律,每一处冷色必有一处暖色搭配。张英超在塞尚的影响下,追求绘画的纯粹性,尤其重视绘画的形式构成。张英超画的《李大钊》具有抒情色彩,不是描绘李大钊慷慨就义,而是通过象征的手法将李大钊形象和背景融为一体,从而抒发了高昂激越的英雄主义情感。此作以构思构图的大开大阖为特色,有秩序感,均衡与结构,凝重厚实,有种恒定持久的感觉。张英超对马独有情钟,他画马骨气清刚,风神秀发。
张英超的人物雕塑追求西方古典主义风格,追求内在真实的精神和气质,表达了真挚的情感和精神,因而彰显了艺术的美。张英超雕塑的女人体将形式上的质感与光影的微妙变化进一步细化,多少有些浪漫主义的味道。张英超来到辽宁省博物馆“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时,看到“昭陵六骏图”浮雕照片时激动不已。
张英超介绍,陕西唐太宗李世民昭陵北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石刻,每块石刻宽约2米、高约1.7米。昭陵六骏造型优美,雕刻线条流畅,刀工精细、圆润,是古代石刻艺术珍品。昭陵六骏浮雕对中国当代雕塑家的影响很大。目前,四骏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两骏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收藏。在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中展出的,是昭陵六骏浮雕石刻的复制品。“昭陵六骏”浮雕建造在李世民和长孙文德皇后合葬墓的北阙祭坛第三层台基之上,原分左右各三屏列置,宋代整修时,移置东西两庑之中,仍按原列置方位斜排列。东庑从右往左依次为“特勒骠”浮雕、“青骓”浮雕和“什伐赤”浮雕;西庑从左往右依次“飒露紫”浮雕、“拳毛騧”浮雕和“白蹄乌”浮雕。
石刻中的“六骏”是李世民经常乘骑的六匹战马,它们既象征唐太宗所经历的最主要的六大战役,同时也是表彰他在唐王朝创建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一生爱马的李世民在死后,也不忘让六匹爱马陪伴着他。六匹骏马的名称分别是:飒露紫、拳毛騧、青骓、什伐赤、特勒骠、白蹄乌。石刻所表现的六匹骏马三作奔驰状,三匹为站立状。六骏均为三花马鬃,束尾,这是唐代战马的特征,其鞍、鞯、镫、缰绳等,都逼真地再现了唐代战马的装饰。据传说“昭陵六骏”石刻是依据当时绘画大师阎立本的手稿雕刻而成。
在“白蹄乌”浮雕上,唐太宗李世民亲自撰文,由大书法家欧阳询用隶书书写,其赞语为:“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白蹄乌”浮雕中,这匹骏马筋骨健强,鬃鬣迎风,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呈四蹄腾空奔驰之势。可惜,这屏“白蹄乌浮雕”却裂痕纵横,颈与身子连接处还缺了一块,满身都带着历史留下的沧桑。但它精美绝伦的雕琢技艺,却把四蹄腾空的骏马,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对马鬃三绺、马尾打结上缚和马身上饰物等,都一一细化。
浮雕中的“特勒骠”保持着战场上的英姿和兵险战危中的勇猛气势,显得筋健膘肥,硕壮有力,两耳高耸,双目炯炯,表现出骏马机警、坚定自信的神情。
“飒露紫浮雕”雄奇的身躯挺立,垂首偎人,眼神低沉,前腿直挺,后腿和臀部略向后坐。可以想象,箭伤的剧痛使骏马全身颤栗,它强忍着肉体上的疼痛,静心地等待主人为它拔箭。丘行恭将军面容严肃苍劲,身着甲胄,穿战袍,头戴兜鍪,腰挎佩刀、箭囊,为马拔箭的动作更是惟妙惟肖。他左腿蹬,右腿弓,右脚后跟提起,左手扶着马的下唇,右手紧握箭杆,似拔非拔的造型动作,格外引人注目。
“青骓浮雕”呈冲锋陷阵、腾空飞跃之势,显得这匹骏马无比矫健轻快。马鬃三绺,马尾打结上缚。身中五箭,前面一箭,后面四箭,显示出冲锋陷阵时的壮烈场景。看来箭都是在向前冲锋时所中,可见,它是一匹善于冲锋陷阵的名马。
“什伐赤浮雕”,呈带箭飞奔之状。可以想象,它奔跑起来像一团飞滚的烈焰,激烈喘息的神情和筋骨肌肉紧绷的态势,至今仍感人至深。“什伐赤浮雕”也不幸裂为四块,遗憾的是骏马脖子部位,还缺失中间一块,令人惋惜。据说,近来,残块已在昭陵李世民陵墓周围发现,经过比对完全吻合。
“拳毛騧浮雕”显得躯体硕壮,神态自然,比例匀称,健美适度。雕作缓步行进的造型,显示出征战中从容不迫的气度,但不幸流落海外。在洺水大战中,骏马“拳毛騧”不幸战死了。“昭陵六骏浮雕”对骏马“拳毛騧”身中九箭表现得十分准确。前中六箭,背中三箭,反映出激战中十分激烈壮观的情景。
本文作者程义伟(左)叶立群(右)与张英超先生合影
张英超一再强调,昭陵六骏浮雕对现当代画家徐悲鸿、许勇画马影响深远。
张英超作品:
文章作者简介
程义伟,辽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原所长,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美术研究中心主任。辽宁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沈阳书画院签约画家。曾著《沈阳当代美术史》《辽宁当代美术史》《韦尔申油画创作研究》《辽海文化镜像——辽宁当代文学美术研究》《辽宁文化艺术形态与精神重构——以宋惠民、韦尔申、白国文为例》《周卫油画创作研究》《黑土画魂——白国文的艺术与人生》《李连志艺术创作研究》等。
叶立群,辽宁绥中人,文化学者,评论家。多年来致力于地域文化、文学和艺术理论研究。已出版著作《当代辽西的文学世界》《地域文化视域下的辽宁现代作家创作》《张成思美术创作研究》《晚清寓华传教士的跨文化传播》等多部。在《小说评论》《名作欣赏》《中国艺术报》等国内重点报刊发表文化随笔、文学评论、艺术评论等近百篇。
免责声明:本平台只提供交流与分享,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若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