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一县城,竟有230多处石窟,其中4处

如果说敦煌莫高窟和龙门石窟等代表了中国北方皇家艺术之美,位于四川安岳县城的石窟则诠释了南方民间石窑的小众艺术之美。查看了安岳县景点介绍,发现游客推荐量排名第一的景点是圆觉寺。

圆觉洞位于安岳县城内的云居山上,山体不高,来到景点门外,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大型石刻牌楼,牌楼蔚然大气,共有三个门洞,居中门洞上石牌刻有“圆觉洞”三个大字。

安岳圆觉洞景区牌坊

牌楼过后,就是石阶,宽阔的台阶正中有大型立体龙形石刻浮雕共5组,沿着石阶走多个台阶,即可到达圆觉洞景区的入口,入口处一较大古代建筑,景区售票点位于古建入口处,门票价格28元。购票后即可进入景区内进行参观。

安岳圆觉洞入景区台阶

进入景区后,继续踏阶而上,第一个建筑是教钟寺,教钟寺内两侧墙上有对安岳石刻以及规模较大的石刻景点的介绍。

安岳石刻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唐朝及武周时佛教兴起,全国兴建了许多寺庙,安岳也开始有了规模宏大,技艺精湛的石窑寺摩崖造像为代表的安岳石窑艺术。至宋时达到顶峰,元明清时安岳也有不少石刻艺术品相继涌现。

安岳县现有石窑寺及石刻类不可移动文物多达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0处。我现在来的圆觉洞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下附安岳县石刻图,图中各个圆点均为文物点,密密麻麻分布在安岳县各个乡镇。下图红色标识处为圆觉洞在安岳县的分布位置。

安岳石刻分布图

从教钟寺穿过,再次踏阶而上百十个台阶,即到达一大的圆形花坛,花坛左侧为北摩崖石刻,右侧为南摩崖石刻。

北侧区域的石刻整体高度较高,大多保存完好,依次有舍利塔、净瓶观音、圆觉洞、莲花手观音、释迦牟尼佛等较大的石刻像都在这个区域。

安岳圆觉洞舍利塔安岳圆觉洞净瓶观音安岳圆觉洞主洞安岳圆觉洞释迦牟尼安岳圆觉洞莲花手观音

佛家所谓"圆觉",即"觉你、觉我、觉他、觉行圆满者",意思是不分你我,人人都可以觉醒成佛。是以命名圆觉洞,最终该景区也以圆觉洞命名。

以上图片均为北侧较大的摩崖石刻,较小的石刻像也非常多。较低部分石刻像头部在文革时被人为砸损毁,但是还有部分属于整体丢失。

现场的墙体上,留有很多大小不一的方孔,笔者仔细观察了各个石刻像,发现其中部分并不是在天然的岩石上直接凿洞并凿成佛像的。而是石刻像后边连接有石条,根据岩石结构将岩石的表面与石刻像的背面磨合到接近严丝合缝状态,再将石刻像后边的石条插入上图的岩石方形洞中,来固定石刻像。下图的方孔和原石刻像痕迹可以清楚地印证这一点。

安岳圆觉洞石刻丢失图

南侧摩崖石刻凿刻时间相对较早,大多为五代时作品,五代造像题材多达27种。但石刻像整体高度较小,不过数量众多。因其高度较低,也导致了很多石刻像在文革时其头部被砸损丢失。

安岳圆觉洞南岩石刻

不同人对不同佛像或者道教像的认知不同,也没有标准的公认的佛或道像,笔者不多赘述。

圆觉洞景区的石刻历经盛唐、五代、宋朝三个朝代,时代特色鲜明,整体石刻造像制作精良,纹路细腻,栩栩如生,是中国民间雕塑民族化的成功表现。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90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