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金彩漆最主要的工艺就是在木胎漆胚上堆塑、贴金、上彩,表现物品外表美观。其作品品种丰富,题材广阔,绝大多数表现在内房家具及生活用具上;多以亭台楼阁、吉祥图案、戏曲人物等图饰来体现。作品构图自由、层次清晰、典雅古朴、绚丽多彩,富有很强的立体感,而且不易磨损剥蚀,经久耐用,深受百姓喜爱。
泥金彩漆有一套独特复杂的工艺流程,气候与环境条件要求极高,全是手工技艺,明代之前没有文字记载,靠师徒口传手授,代代相传。泥金彩漆制作工艺手法主要有平花、沉花、浮花三大类。它制作的主要原材料有生漆、柚油、金箔、香灰、瓦灰、蛎灰、朱砂、云母、螺甸等十余种天然矿物质,它的工艺技法流程各有特色。
泥金彩漆是宁波传统“三金一嵌”(朱金漆木雕、泥金彩漆、金银彩绣、骨木镶嵌)民间传统工艺之一。做一件泥金彩漆产品要经过箍桶、批灰、上底漆、描图、捣漆泥、堆塑、贴金等20余道工序,全靠手工一步一步完成。通常,做一件小型作品也需要几天时间,如果做大型作品则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时间。
泥金彩漆的漆胎用宁海当地所产的山木制成,也有少部分产品以竹编为胎。泥金彩漆工艺使用的“泥”不是普通的泥,而是用生漆、熟桐油、瓦灰、蛎灰按比例混合,经反复捏揉、捶打后得到的“漆泥”,用它在器物外表塑形,干燥后坚硬如铁,历经千百年也不会开裂。
在塑形时,要先把泥条切成花生米般大小,粘在事先描好图案轮廓上,先用手指压,再用竹刀切。这种工艺叫浮花,是泥金漆所有工艺中最有技术含量的,即便是很有悟性的学员,也得经过三五年的练习才能堆塑出完美的图案。
浮花就是在漆胎上做“加法”,靠漆泥的层层叠加产生图案的立体感,与做“减法”的漆雕正好相反。等到漆泥自然干燥后再贴金箔,再用细刷扫去多余的金箔,留在漆泥上金箔与饱红色的生漆形成鲜明的对比,热烈而喜庆。常见的泥金彩漆作品有八角果桶、提桶、六角果盒、和盒等。其中,有一个名叫“讨奶桶”的作品非常特别,它看起来像一只站着的“红鹅”,桶柄似鹅头,桶身似鹅身,桶嘴似鹅尾,饰有带叶石榴、南瓜、祥纹等浮雕图案。在旧时,它是很多缺少奶水的妇女向邻近产妇讨奶用的,非常有意思。
特征:
一、泥金彩漆最具特色的工艺是“堆泥”。这是与国内其他漆器最大的区别。堆泥的原材料选用上好生漆按一定比例拌以极细腻的瓦片灰或蛎灰,经反复搡打、揉捏,使其硬度适中,不粘手,才可堆泥。干透后的堆泥水浸不透,受燥不裂,历经千年岁月能坚硬如铁。
二、泥金彩漆的工艺样式是在平面上往上堆塑。艺人们称之为做“加法”,明显区别于其他在平面上雕刻,做“减法”的漆器。三、泥金彩漆的重要原料是中国的生漆和黄金。生漆是大漆、国漆,漆中之王,用生漆制成的工艺品历千年寒暑仍不失其光彩。本地区人们还喜欢在“金”字上做文章,用华贵的金箔装饰工艺用品,并且附上彩色描绘,使物品金碧辉煌,华丽异常。四、泥金彩漆的作品种类多样,题材广阔。大多用于内房家具和生活用具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图饰的内容有山水风景,亦有人物场景及吉祥图案等,不一而足。五、泥金彩漆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宁波处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百姓生活富裕。泥金彩漆正是当地人们追求生活美的结果;另外,艺人们以来自农村居多,亦工亦农,因而表现的作品带有浓厚的民间乡土气息。
重要价值:一、泥金彩漆的工艺技巧只出现在宁波地区,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它是整个宁波地区漆艺成就辉煌的见证。二、泥金彩漆是宁波地区民间手工技艺的反映,为研究本地区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提供了实证。三、泥金彩漆作品表现出喜庆吉祥、绚丽华贵的画面,装扮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尤其在内房家具上。它是古代宁波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四、泥金彩漆的图饰精美华丽、立体感鲜明而且坚硬如铁,不易磨损剥蚀,经久耐用,体现出艺人精湛的手工技艺。五、泥金彩漆的手工“堆泥”工艺在纹样处理上继承汉唐雕刻艺术遗韵,构图显现江南的婉约幽雅,反映了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