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崖石刻
石刻,又称为“石雕”,是通过人工在石头上打磨雕刻加工而成的各种器具或艺术品的艺术形式。这种加工打磨的过程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传统技艺,而针对加工而成的艺术品而言又可以归为传统美术。它跟中国古代的其他雕塑类如木雕、根雕、泥塑等传统雕塑一样,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
非遗传承
咸丰唐崖石刻主要分布在咸丰县唐崖镇,是咸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类中的一种。它主要通过以石匠谢先华为代表的一代能工巧匠用青岩和砂岩为主的石头手工加工而成的各种石碑、石磨、石栏杆及各种工艺品,需要经过打磨毛坯、敲打、切割、琢磨修正等多道工艺流程。唐崖石刻的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雕刻手法繁复,以写实风格的人物、动物、花鸟虫鱼居多。从题材上、雕刻制作工艺手法上以及石刻用途这三方面分类:从题材上分吉祥图案类、历史典故、戏剧人物、神话故事、日常生活类和驱邪纳瑞的吉祥物类等;按照制作工艺手法分类分为圆雕、浮雕、线雕、镂雕等;按照用途分类分为观赏型与实用型类等。
历史渊源
几百年来,伴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流传至今的唐崖石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咸丰唐崖镇唐崖土司城址内矗立的“荆南雄镇”“楚蜀屏翰”石牌坊和朝阳落马滩田氏夫人贞洁牌坊均是明清时期的杰出代表,明清时期唐崖石刻达到登峰造极的境地,可见历史源远流长。
原标题:《咸丰县非遗“云展播”第五期——唐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