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当年郑和下西洋,福建福州长乐三峰塔

三峰塔位于福州长乐市南山顶上,原名圣寿宝塔,又称南山塔、雁塔。明永乐十一年郑和重修,将塔名改为三峰塔,是如今与郑和当年下西洋有关的遗迹。塔是郑和登高俯瞰港口与船队的瞭望塔,也是船队进出太平港的航标塔。郑和七下西洋,每次在出海前均要在太平港停留,招募水手,修造船舶,祭祀海神,伺风开洋。塔始建于北宋哲宗绍圣三年,成于徽宗政和七年。高27.4米,七层八角楼阁式石建筑。3层基座,设圭脚,上两层面刻有花纹。双层须弥座,第一层束腰仰覆莲,转角雕赤身力士,各面浮雕三副各式花卉、瑞兽等图案。第二层束腰仰覆莲,转角为竹节柱,各面浮雕三副各式瑞兽等图案。塔座面雕有假围栏。塔一层,转角雕护法天王,足踏宝莲,顶护宝盖。东面开塔门,拱门两侧各浮雕两尊莲花坐佛。二面开有佛龛,一龛上方门额上刻有双钩“雁塔”二字,是明弘治年间长乐知县潘府改的塔名,佛龛两侧浮雕普贤菩萨,文殊菩萨,佛龛内部两侧墙面各浮雕有一尊小武士像。另一佛龛上方浮雕一排四尊小佛像,佛龛两侧各浮雕一尊小佛像,佛龛内部两侧墙面各浮雕有一尊小武士像。余面分列两排浮雕莲花小坐佛,每排四尊。每面墙额之上均浮雕飞天乐伎一对,下额浮雕佛教故事的壁雕,如对弈、骑龙、出海、凿石等。第二层西面檐下刻有“圣寿宝塔”匾额,左刻“将仕郎、县尉管勾学事方彦回,将仕郎、主簿管勾学事黄泳”,右刻“通仕郎、县令管勾学事、劝农公事蔡俦立”。第2至6层开两拱门,第七层开四拱门。第七层有题刻为:“证会三峰院僧日南、都证会法涧寺僧景休、迪功郎新长溪县尉权主簿管勾学事陈□□、从事郎知县管勾学事管勾劝农公事徐大明、都会林□捨财及募众缘建造圣寿宝塔,时政和丁酉十月二十三日圆满。同掌会陈致乾、戴兴、郑康、周寿、林伯材。当今天子□延圣寿。”塔内为拱顶空心室,设曲尺形石阶,石阶梯通至塔顶,塔顶为葫芦塔刹。除第一层外,各层各转角瓜楞式塔柱,柱下端有石础,柱头有龙头形斗拱铺作,两跳上承檐角。两层弧形叠涩出塔檐,补间铺作一朵,华栱一跳,上承阑额。檐面刻瓦垅,勾头、滴水,角檐上翘,上施角脊,角脊前端还有四枚脊峰。年5月10日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9月2日,进行全面维修,增补了缺损构件,复原各层围栏,仿宋代风格砌筑塔坪,年10月1日竣工。年6月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844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