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魅力,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中科医院专家 https://m-mip.39.net/www/mipso_4463792.html

爱琴海是黑海通往地中海以及大西洋乃至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它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故而前文才有“爱琴海诸岛”的提法。在爱琴海诸岛中有一个最大的岛屿叫克里特岛,该岛是爱琴海的南部屏障,此处地理位置优越,是西亚-北非和南欧的接合处,海上交通便利,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吸收了古代东方的先进文化,成为青铜时代爱琴海区域的重要文明中心,即克里特文明。

克里特文明的创造者是克里特人,但可惜的是目前为止我们并不清楚他们具体属于哪个民族或者来源于哪儿。克里特人所使用的文字是线形文字A,这是目前为止欧洲最早的文字,一开始为图画的样式,后来逐渐发展为象形文字,

这些文字在泥板、花瓶和石制印章上都有发现,但目前这种文字尚未释读成功,所以我们对克里特文明的了解也存在很多未解之谜。大多数的史料来源仅仅是依靠考古挖掘或者图像壁画等资料。

由于宫殿在克里特文明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故而克里特文明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前王宫时代(约公元前年)、古王宫时代(约公元前一公元前年)、新王宫时代(约公元前一公元前年)和后王宫时代(约公元前一公元前年)。

克里特文明通常又被称为米诺斯文明,因为希腊神话中在克里特岛上有米诺斯王的传说,而米诺斯王朝的所在地是克诺索斯城,该城从古王宫时期就已经形成了城市宫殿建筑,其统治者可能已经取得邦国霸主的地位。

克诺索斯的王宫规模宏大,一般由中央宫殿、庭院、柱廊、议事厅、仓库、祭祀厅、寝宫等建筑工程组成,其分区合理,功能齐全,甚至配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宫殿墙壁上多有装饰和浮雕壁画。在古王宫初期,克诺索斯的城市外围沿海地带一般都会修筑围墙等防御工事,但是到了后期其周围便不再修筑防御工事,这与其他古文明的城防状况大为迥异,据说这可能是因为其海上军事力量强大,已经肃清了海盗等势力,

因而不再需要围墙望楼等防御措施。大约公元前年,克里特岛的各个城市宫殿均遭到严重破坏,有人认为是地震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外族入侵或者内部的人民起义造成了这一后果,但因为文字尚未解读成功,加之考古材料证据不足,所以目前为止其具体的原因尚不明确。

到了新王宫时代,克里特文明进入了更为繁荣昌盛的时期。此时各个城市的宫殿在古王宫时代的废墟基础上得以重建,其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都得到很大的提升。此时的克诺索斯城邦可能已经是当时地中海上最大的城市国家。

据说,克诺索斯王米诺斯最早建立了古代希腊的海军,他不断地对外扩张,先后征服了爱琴海诸岛,建立了海上霸权。米诺斯还在海岛上建立殖民地,甚至分封自己的子嗣为岛屿的总督,他还出兵希腊半岛,派军围攻过雅典,并迫使雅典纳贡。虽然这些都是古典作家们给我们留下的米诺斯王朝的传说,但是克诺索斯的王宫已经实实在在地被挖出来了。

新王宫时期的克诺索斯王宫是克里特辉煌文明的集中体现,它规模宏大,内部结构也最为复杂,因而被冠以“迷宫”之名。而在神话传说中,克诺索斯王米诺斯是宙斯与其情人欧罗巴所生,宙斯为了躲避赫拉而化身公牛与欧罗巴相会并生下米诺斯。

因此,米诺斯不使用公牛向神灵献祭,但此举惹怒了神灵,神灵便让米诺斯的王后与公牛相爱生下了牛首人身的怪物米诺牛。怪物米诺牛因为吃人而使克里特人陷入了恐慌,于是米诺斯只好让人在克诺索斯修建了迷宫,以此藏匿米诺牛。

年,英国考古学家亚瑟·伊文斯曾组织了对克诺素斯遗址的挖掘,成功地发掘出米诺斯王宫和大量的珍贵文物,这使得我们更为清楚地了解神秘的克诺索斯迷宫。整个王宫依山而建,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大约共有多间房屋,房屋一般为两三层,甚至还有四五层。

因而这些房屋构成了一组大型的多层建筑群,这些多层建筑之间的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加之底层房间狭小幽暗,故而置身其中便会产生恍惚迷离的错觉,因此才得到“迷宫”的美誉。整个王宫既是国家政治行政的区域,也是宗教祭祀的场所,同时还兼有王室日常起居的功能。

在王宫里的储藏室内,发现了由黄金、青铜、象牙、玉石、水晶等制作而成的奢侈品残片,同时在王宫中还有大量色彩缤纷的壁画,尤其是一些描绘祭祀礼仪、宫廷生活的绘画,这为我们了解当时的克里特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在克诺索斯王宫中发现的泥板以及陶制品上还发现了不少象形文字字符和线形文字A,这种文字目前虽未破译,但基本上能断定它并非希腊语,而是一种音节字,包括一些表意的符号,可能是由象形文字简化而来的。

在王宫的壁画和和雕塑中,我们还发现了一种类似于杂技的“公牛舞”,这实际上是一种惊险的、具有技巧性的杂技表演。

画面中描画的是一名年轻女子抓住公牛的牛角角尖,另外一人在公牛的背上做出高难度的空翻动作,还有一名女子立于公牛的后面,双臂前伸似乎要接住牛背上的空翻者。对于“公牛舞”的理解,学者们的意见不一,也许跟神话中的米诺牛有一定的关系,因而通常认为它可能是一种宗教献祭类的活动。

从大约公元前年开始,新王宫时代逐渐走向衰落,不少城市的宫殿和村落都遭到了大火焚烧并被废弃,因而克里特文明进入了后王宫时代。关于这场大火的原因,学者们至今也难有定论。但是从考古证据上来看,此时的克里特岛可能已经由来自希腊本土的迈锡尼人控制了政权,至少克诺索斯王宫已经被迈锡尼人掌控,因为此时的克诺索斯王宫中出现了新的线形文字,即现代学者所谓的线形文字。

虽然线形文字A尚未破解,但英国建筑师迈克尔·文特里斯已经在年将线形文字B破解,并指出它是一种古老的希腊语。线形文字B即迈锡尼人所使用的文字。

不仅如此,后王宫时代的壁画也出现了风格转变,以军事题材为主的壁画可能就是迈锡尼人尚武精神的一种体现。

此外,有一些线形文字B的泥板上还刻画有战车符号的图案。克里特岛上的墓葬形式的变化也表明了迈锡尼人影响的增加,即以竖井墓、圆顶墓等希腊本土特色的家庭小墓代替了以往的多人葬大墓,特别是数量众多的“武士墓”的出现更凸显了迈锡尼的尚武好战性格。墓中的陪葬品也显示出武器明显增多,以及典型希腊大陆风格陶器增多等特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755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