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鉴赏鱼化龙,先给壶友们介绍下鱼化龙的由来,以及历史上的一些鱼化龙紫砂壶名家。赏壶先树标杆,这是紫先生一直以来的鉴赏思路。
同时,选一把把壶,除了最基本的料与工,最核心是这把壶背后的一些故事,所表达的情感,赏壶者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这是一把壶的生命力!
一
雨夜观潮碧浪起,万里腾云鱼化龙。
昔传久远之前,时龙门未开,伊水流而阻隔,山南积湖。
岁春,游鱼乘波而来,逆登龙门山,有一红鲤越其上,未果,复三,终过之。
云雨而随,尔后彩霞缤纷,天火烧其尾,化而为龙。
(鲤越图)
这便是鱼化龙的美好传说。寓意高升昌盛,平步青云,鲤鱼化龙门。
二
明末紫砂艺人陈仲美大概是鱼化龙壶的首创者,据考其曾制作过「龙戏海涛」壶,但未有实物流传下来,宜兴老艺人普遍认为龙戏海涛壶便是鱼化龙壶的前身。
到了清代嘉道年间,经过紫砂大家邵大亨的精心设计,鱼化龙壶才成为一种成熟并广泛流传的经典壶型。
(邵大亨款鱼化龙,图片来自网络)壶钮为浪涛所聚。
大亨鱼化龙壶身由几块规则的波浪组成,一面波浪中伸出凶猛的龙头,另一面鲤鱼跃出波涛。
壶盖呈波涛涌起状,浪尖探出立体雕出的龙头,作为壶钮。
龙头可伸缩,倾茶时,龙头伸出,同时龙头里又伸出一根细的舌头。倾茶毕,壶持平,龙头缩回,舌头也隐入龙头不见。
整器沉静中透出活泼,令人叹为观止。
三
清末紫砂艺人黄玉麟模仿邵大亨的鱼化龙壶,但做了一些改动。
(黄玉麟款鱼化龙,图片来自网络)钮为团云所聚
他把龙头上的水波,转换成云头,云头下仍是可活动的龙头。
同样精美,更便于提拿,也不易损坏。「云头壶钮」,被人们接受并延续至今。
后此款鱼化龙壶便逐渐取代邵大亨款,成为鱼化龙壶的标准样式。
黄玉麟所制鱼化龙壶,砂质温润细腻,紫里透红;壶面饰云浪纹,生动和顺,舒展流畅;鱼、龙、云浮雕装饰与壶身浑然一体,刻画精细,出神入化;作品整体风格奇巧俏丽。
此后鱼化龙壶多有创新,但大体形制都以此款为基础,各有其韵。
四
纵观这些,无论是历史大咖,现代制壶名家、艺人,他们的鱼化龙都有一个共同点。
1、整体讲究饱满,线条干净有力;
2、龙和鱼,雕刻饱满与细致,要求细致传神;
一把好的鱼化龙壶,特别是龙头、龙鳞、鱼头、鱼鳞的雕刻,活灵活现是最基本标准!
鳞片数量越多,其做工越见精细;龙爪要分明,体现作者技艺。
在鲤鱼的雕刻上,要求刻画出鲤鱼鱼跃水面之动感。
3、鱼化龙的壶盖是双层结构,内中空,壶盖上的龙头在倒茶和收水过程中需要收缩自如,而且龙舌头能够自由伸缩,且壶盖吻合度高;
4、壶盖上的壶钮为两朵祥云,祥云不可太平,要手握感舒服和稳当;
5、费时费工的作品,选料一定精良;
极品老紫泥
极品大红袍
6、真正的行家,是只与作品“过不去”,精益求精。
那么,一把差的鱼化龙壶,又是如何的呢?
请看以下两幅对比图片。通过对比,大家自然明白何是精工制作,哪个又是粗制滥造了。
(图片来自于日常鉴定)
以上就是这期对鱼化龙的一个赏析,壶友们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壶型赏析,或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
紫先生紫砂品鉴官·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