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艺术丰富多彩,对后世影响深远,深受

引言

古埃及艺术的表现手法是写实和非写实两种手法并用。绘画和浮雕艺术多采用写实手法,反映了古埃及人崇尚天然的特点。如:在建筑上采用棕榈树干状的圆柱,柱头为莲花盛开状等。还有许多绘画和浮雕反映当时劳动人民耕地、播种、收割、打场、制作土坯和冶炼等生产活动的场面。

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反映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古埃及的雕刻、绘画和浮雕,不但为人们研究古埃及的艺术提供了大量珍品,而且也为研究埃及古代社会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

其三,医学。古埃及人在尸体防腐方面,已经掌握了高超的技术,这集中反映在制作“木乃伊”上。“木乃伊”的制作,不但需要掌握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化学和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在长期的防病、治病过程中,古埃及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传下来的《埃伯斯纸草卷》和《史密斯纸草卷》等都是宝贵的医学文献。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古埃及人对生命与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史密斯纸草卷》中对48种骨外科和外科病象如何进行观察与诊断,以及对这些病症的临床治疗都作了详尽的论述。有些治疗方法在埃及一直留传至今。

古埃及的医药学成就也很突出,第三王朝的国王御医伊姆荷太普,就是一名医生和药学家,埃及人把他尊奉为医药之神“伊梅夫塞斯”。从出土的外科医疗器械看,古埃及的外科手术技术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其四,宗教。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带定居,生产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一些自然现象进行思考和解释。由于历史的局限,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没有被解开,人们把养育他们的尼罗河、赖以生存的大地和太阳奉若神明,把非洲北部的凶禽猛兽一一雄鹰、狮子、老虎、蛇和鳄鱼视为神圣,并作为本民族或部落的标志一图腾。这种对自然和图腾的崇拜是宗教产生的初始形式。

随着社会的发展,古埃及人由分散走向聚合、统一,宗教也从多种演变为一种,“图腾”变成了国家的保护神,如鹰神等。乌祖里斯的故事本来是神话传说,但后来人们给它附以更深的伦理含义,并尊奉为神。乌祖里斯死而复活,说明人也可以永生不死,谁要信奉这个神明,谁就可以长生不老。太阳给人们光明,并促使万物生长,古埃及人把它尊奉为最高神,称“拉神”或“赖神”。对乌祖里斯神和太阳神的崇拜,说明古埃及人建立民族宗教的教义围绕着一个中心长生不老。僧侣们宣扬独尊一神,信奉天命,善恶报应等。

古埃及形成统一的国家后,宗教成了法老统治国民的精神武器。古国王时代,国王把太阳神(呈鹰形)尊奉为全国最高神,国王为“太阳神之子”;新王国时期,国王把阿蒙神(呈公羊形)尊奉为全国最高神,国王为阿蒙神的宠儿。国王利用宗教为其统治服务,建立神权政治,并以宗教伦理道德规范臣民的行为。

其五,象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前年左右。象形文字的一个词可用图画表示出来。如:“水”画作三,“山”画作,“太阳”画作。要表达一个句子,就把一个个图画符号组成一个复杂的示意图形。

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需要记录下来,如果用这些图画记录很长很复杂的语言就非常困难,而且一些抽象的词义,又很难用图画表示出来,于是就产生了表示音节的符号,发明了24个辅音字母,用符号组成词组。这些符号还不是拼音文字,但比画图表义已大大前进了一步。这些符号被不断简化和改进,由碑刻体演变成祭司体,再演变成世俗体。当希腊文、拉丁文传入埃及后,埃及出现了科普特文,象形文字退居次要地位。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进入埃及后,象形文字开始被遗忘,最后导致失传。

年,法国入侵埃及时,一位士兵在尼罗河三角洲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的碑文用三种文字-开象形文字、世俗体和希腊文书写。年法国学者商博良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揭开了象形文字的秘密,打开了古埃及历史宝库的大门,经过后人的研究整理,产生了一门新学科一埃及学。

其六,文学与纸草。古王国时期的神话传说,如乌祖里斯的故事,是早期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遗留在金字塔石壁上的著名的“死人之书”,也属于早期的文学作品。

中王国时期,埃及文学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是“法老埃及”文学发展的高峰期。其中有反映贫民、奴隶大起义的箴言《伊浦味陈词》,有反映富人和穷人死后一律平等的《绝望者和自己灵魂的对话》,有反映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诗歌《打谷歌》《挑夫歌》《牧童歌》,还有反映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故事《能说善辩的农夫的故事》《沉舟记》《被命运注定的王子》。新王国时期有写实的游记,如《乌奴阿蒙旅游记》,还有著名的抒情诗《太阳颂》《尼罗河颂》等。这一时期的《图特摩斯三世远征记》,记述了图特摩斯三世17次远征亚洲的历史,是一部供后人研究古埃及史的宝贵的史学著作。

古埃及的文学作品,有的刻在石壁上,如金字塔咒文,但大部分是书写在纸草上。纸草的原料是生长在尼罗河三角洲沼泽地带的一种质软多纤维的高杆水草。制作时先将水草的茎部剖成长条薄片,凉干后用草对记录、传播古代文明功不可没,许多古文卷都是树胶将若干个长条粘接在一起压平便制成了纸草。纸以纸草卷留给后人的。有趣的是,时隔四五千年,埃及第一任驻华大使、著名的仿古景观“法老村”的创始人、埃及纸草学专家哈桑·拉吉卜采用原始的制作方法制成了纸草,并在上面画上“法老埃及”时期的人物,以及他们生产、生活的场景,这种画被称作纸草画。纸草画的制作是一门仿古艺术,它深受埃及人民和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托勒密王朝(希腊埃及)

前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率军征服埃及,赶走了波斯人,埃及成了亚历山大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在尼罗河西入海口附近建造了亚历山大城,作为他统治埃及的中心。前年,亚历山大突然病死,将领们纷争割据。前年,马其顿人托勒密在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

托勒密一世继承了埃及法老时期的传统,实行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统治,集行政、司法、财政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托勒密在军事上实行雇佣军制,军队的将士全部是希腊人。托勒密一世重视开垦耕地,发展灌溉农业,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由于希腊文化和埃及文化的交融,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亚历山大城也成了国际文化交流的中心。城里建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很多学者云集亚历山大研究院,这里产生了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物理学家和数学家阿基米德、天文学家希帕卡斯等。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埃及出现了一段繁荣时期。

托勒密王朝的中后期,由于对外战争的失败,王朝的腐败,加上统治者残酷地压迫和剥削人民,迫使农民和奴隶大逃亡,并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结果土地荒芜,手工业倒闭,对外贸易受损,王朝开始衰落。此时,宫廷内部也争权夺利,有的贵族求助于罗马人。前一世纪初,罗马人控制了埃及,王朝开始向罗马纳贡。

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其女克利奥帕特拉继承了王位。她与丈夫托勒密十三世共同执政,后来克利奥帕特拉被丈夫排挤出宫。前48年,克利奥帕特拉的美貌折服了刚刚来到埃及的罗马统帅恺撒,他把她重新扶上王位。第二年托勒密在战斗中溺死,克利奥帕特拉独占王位,成了埃及历史上第二个女皇。前44年,恺撒遇刺身亡。前37年,安东尼违反罗马传统习俗与克利奥帕特拉女王结婚,罗马元老院对此持强烈反对态度,向女王宣战。前30年,屋大维率罗马大军攻入埃及,安东尼自刎,女王被囚禁,最后她放出自养的毒蛇自杀身亡,托勒密王朝寿终正寝,埃及成为罗马人统治下的一个省区。

结语

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埃及直接受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的统治,亚历山大城成为拜占廷帝国的第二首都。史学家称这一时期的埃及为“罗马埃及”或“拜占廷帝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256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