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辟支塔塔基浮雕与阿育王转生故事

灵岩辟支塔塔基浮雕与阿育王转生故事

“天下名蓝称四绝,灵岩雄与岱山连。古渊堂上凭栏处,似在栖岩太华边山东。”山东大灵岩寺在唐代时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为海内四大名刹。寺内现存的宋代辟支塔,是济南市唯一的一座古代高塔。

辟支塔挺立于千佛殿西北。此塔始建于唐天宝十二年(公元年),北宋太宗淳化五年(年)重建,塔高54米,是八角九层的楼阁式砖砌建筑。造型奇特,塔身上下不一。一至三层是重檐,四至九层为单檐。古朴的门窗、富有变化的塔檐和纤巧挺拔的塔身,使人感到庄严大方中不失玲珑奇巧。它的主要特点是有重檐、属密檐楼阁式,其建筑风格可能是密檐阁式塔的开例。不少名胜古迹大都流传着美丽动人的传说,如辟支塔基装饰的浮雕“地狱中的莲花”、“最后的半庵摩勒罘”,反映的是阿育王的政治生活。

辟支塔

阿育王的

故事

阿育王的故事

由暴君到

护法

这些浮雕嵌板虽历经千年,但细看仍细致完美,比起千佛殿内的泥塑也是不逊色的。

一、孔雀盛世:

歌颂阿育王统治时期的社会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辟支塔(明·王世贞)

自参薄伽梵,

悔作辟支佛。

舍利何足言,

刼前一枯骨。

二、无忧树的悲剧:

描述了阿育王虽勤于朝政,却独断专行,残暴无情。

崔嵬古塔望千寻,

许我今朝一瞰临。九层负手留照处,

背景飘悠唯白云。

三、地狱中的莲花:

讲述了阿育王从暴君到归于正法。

四、战争与觉悟:

讲述战争的残酷,阿育王动了恻隐之心,拜访麻麼塔那大长老并得到明示,全心信佛弘法,施行仁政。

阿育王与佛塔

阿育王阿育王(Ashoka,音译阿输迦,意译无忧,故又称无忧王,约前年-前年)是印度孔雀王朝的第三代君主,频头娑罗王之子,是印度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君王。他是一位佛教徒,后来还成为了佛教的护法。

阿育王从小性情粗暴,据说,他即位之初,骄奢逸乐,凶暴至极,滥杀群臣,残害手足。其前半生,可说极其残忍暴虐,但当他皈依佛教后,却成为一位博爱仁慈的君主。

有关阿育王皈依佛教的因缘,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是在他继位的第八年,兵征羯陵伽,战况惨烈,死伤无数,阿育王追悔不已,遂入佛门。

阿育王归依佛以后,大兴佛事,到处建立寺塔,奉安佛舍利并供养僧众。据记载,由于阿育王所统领的国家有八万四千之多,因此,他下令建造八万四千大寺与八万四千宝塔。又有记载,阿育王为祈求疾病痊愈,建造了一千二百座宝塔,并每日供养二万僧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17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