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南京市非遗“南京泥人”的代表性传承人,何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泥塑手工艺品打造成独具品貌的文创产品,实现“以产养遗”。
“学得比较杂”是何斌对自己的看法。他最早接触的是天津泥人张的制作手法,后又进入南京艺术学院雕塑系学习西方美术,机缘巧合下拜师喻湘涟大师学习中国泥塑。
“相较于西方文化,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得更多,现在希望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我们民间的东西充满特色,有‘中国印记’,我希望将自己的作品都打上‘中国印记’。”何斌说。
何斌表示,泥人在国内被定义为“手工艺品”,泥人产品也常被视作玩具类。“但是近两年,泥人产品作为玩具的属性渐渐弱化,其他属性被发掘出来,譬如欣赏收藏。”何斌说,“我现在也开始制作文创产品,材料方面使用纸浆和树脂等新材料,保留了传统泥人价格便宜、造型好看的特点。另一方面,我也尝试着进行改进,做成产品化的东西推广。”
目前,何斌已尝试制作一些装饰性泥人,结合浮雕的艺术形式,将泥人的尺寸略做缩小,制作出广受欢迎的浮雕产品。“在国外展出时,也是符合市场需求导向的,小型化的雕塑产品更加受欢迎。”何斌说道。
让何斌仍在踟蹰的是,传统艺术是否适合转型,是以好好保护沿承为主,还是继续探求转型道路。他的年轻徒弟已在尝试用“抖音”拍摄泥人的制作过程,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进行宣传。“但是直播泥人制作过程比较困难,因为做泥人周期较长,制作过程表现力不够,我担心不能吸引到观众。”何斌还在探寻传统手工技艺的新市场和生命力。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