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九皋,梦回宋朝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或在于渚。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
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或潜在渊。
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宋徽宗所绘《瑞鹤图》中的“瑞”字,即反应了鹤之内涵。北宋政和二年上元之次夕(即公元年正月十六日),都城汴京上空忽然云气飘浮,低映端门,十八只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其中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当时徽宗亲睹此情此景兴奋不已,认为是祥云伴着仙禽前来帝都告瑞。此乃国运兴盛之预兆,于是欣然命笔,将目睹情景绘于绢素之上,并题诗一首以纪其实。
画中背景用蓝色渲染,象征着王权的建筑高耸入云,洁白的仙鹤展翅飞扬。画面笔法精细,一瓦、一翎,丝丝入扣。这是王权与神性的一次交织,仙音袅袅,响彻无垠天空;琼楼玉宇,光照浩瀚宇宙。
浮雕壁画《瑞鹤图》,即将宋徽宗赵佶作品中的仙气与贵气融入到了作品之中。一阵阵祥云从远方而来,引来了仙鹤彷徨,似有仙家驾临人间。露出一半的屋顶被翻滚的云浪掩映,气势磅礴,仿佛是九重仙境,任翱翔。
浮雕壁画的色调淡雅,仿佛受到了千年时光的洗染,比宋徽宗之笔更有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蓝色的天空中显露出暗色的底子,那种味道是我们对宇宙的浩瀚的认知,是我们对宋人生命活动的猜测。
充满立体感的仙鹤,在空中飞舞。凸显的身体衔接着画与现实空间,引人入胜,使人如梦如痴。有两只仙鹤停下了脚步落在建筑上,一动、一静,其它仙鹤姿态各异,彷徨久久,好似要从仙界之中飞翔而出。
鹤,相貌出众,风姿绰约,多留恋于野逸之地,遂受高人、隐士之喜爱。因此,道家常将鹤作为形容词,表达修道之士或者隐逸之士不染俗世、廉洁清高的精神气质,如鹤鸣之士、鹤骨松筋、孤鸣野鹤......我们也经常会将鹤与祥瑞、长寿等吉祥象征联系在一起,鹤发松姿、龟鹤遐龄、龟年鹤寿、鹤发童颜、松鹤延年......
对于国家而言,祥瑞也是国泰民安之象征,这就是董仲舒所说的“天人感应”。如有神仙、瑞兽、祥云,必定是风调雨顺、家国平安,仙鹤即是如此。
梦回宋朝,儒雅人生。那不仅是更为真实的视觉感受,更是透漏着温文尔雅的生命气质。宋代许多艺术极具简约的审美气质,皇家的审美似乎打破了这种格局。但是,华丽的背后隐藏着对于道家生命气质的向往,尚简、尚逸。虽色彩鲜艳,却不失温润;虽写实,却不失简洁。
一枝花,半堵屋顶,一段历史,一个世界。在边角之景中,《瑞鹤图》给与了我们无限遐想,让我们在天空遨游,在宋朝遨游,在生命中遨游。
壹玉玉雕
壹者,谓翘楚,谓专精。专倾一心,致美万物。
新浪微博:壹玉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