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陶器在艺术上最成功之处,在于突破了以往单色釉的局限,而运用多种釉色装饰器物,从而取得华丽动人的效果。唐三彩釉面装饰图案主要有网状、散点、彩带等。这些图案的表现手法不一,或利用釉彩的自然流动,或用毛笔沾釉汁描绘图案,或模仿唐代丝织品中的蜡染工艺等。
唐三彩造型很丰富,大致可分为雕塑和器具两大类。雕塑类有人物、马、骆驼、狮、狗、牛、鸭、镇墓兽以及建筑、车辆等;器具类有瓶、壶、罐、炉、樽、碗、盘、杯、盂、盒、枕、灯、烛台等。通常,雕塑类器物比较写实,像三彩马、胡人俑、骆驼俑等都很写实地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生活;而器具类器物,因为小巧,制作可以更加精细,造型可以做得更丰富,颜色可以做得更绚丽。
同时,由于唐三彩的胎泥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因此其成型方法较为丰富,主要有粘结法(捏塑法)、轮制法和模制法等。一些方形或长方形器物多是用泥片粘结而成,如陶枕之类。圆器常采用轮制法。人物塑像则采用模制法。展品中的那套杯盘即以轮制法制成。
故宫博物院的陶瓷馆展出了丰富的唐三彩作品。那些小巧的三彩器物,色彩华丽,一场视觉盛宴,让今人有机会再见绚丽大唐。
巩县窑绞胎三足罐。
此炉通体绞胎,即以两种颜色胎泥绞出花纹。此炉造型端正,炉身与三足比例合理。利用绞胎的纹理将器身的纹饰搭配成不规则的团花图案,是绞胎器物中难得的佳作。
巩县窑,唐代重要瓷窑,在今河南巩县,是已发现的烧造唐三彩的最主要窑址。
三足炉是河南巩义窑常见的器形,其造型仿自唐代的金银器。
巩县窑黄釉跳刀席纹罐。
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此盘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匀,形状规整。釉面采用图案装饰法,令人耳目一新。
这件花瓣式三足盘就是以模仿唐代丝织品中的蜡染工艺为装饰特色,这是唐三彩釉面装饰中最独特的一种工艺。它在制作时以蜡封住器物上欲装饰的部位,然后通体罩釉,蜡封处便不沾釉,这样就能保留原有的白色胎体,形成形状各异的图案。
巩县窑黄地绿彩跳刀席纹执壶。
巩县窑三彩绞胎长方枕。
三彩凸刻骑射图凤首壶。
此壶造型巧妙,塑贴技法使画面具有浅浮雕效果,物象鲜明突出,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华丽,堪称佳品。
凤首壶在初唐时即开始流行,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它与同时期另一种常见的双龙柄壶一样,明显具有波斯萨珊式器物造型风格。这种巧妙地把外来文化与传统民族艺术结合起来的装饰手法,是唐三彩造型上的创新。
三彩座。
三彩菱形纹盖罐。
罐口施黄釉,罐身施釉不到底,以绿釉为地,衬以白点及黄道组成的菱花图案,盖面以绿釉为地,衬以白点及黄道组成的四瓣纹饰。
此件三彩盖罐是唐三彩的代表作,釉彩鲜明亮丽,纹饰仿唐代流行的蜡缬染织物的图案纹样。
三彩罐、杯、承盘。
此套杯盘应为饮具,是用来随葬的明器,是唐代现实生活细节的一个再现。
三彩刻弦纹烛台。
这件唐三彩烛台造型实用古朴,施釉均匀,色彩深沉雅致,又在三彩中点以蓝彩,更增添了器物的华贵韵致,是三彩器的上乘之作。
蓝釉刻弦纹碗。
推荐相关阅读:
故宫陶瓷馆:大唐剪影唐三彩国博:大唐影像唐三彩洛博珍宝馆:安普夫妇生了一个好儿子,拥有了唐代最好的唐三彩真人大小的三彩佛造像,辽三彩写实,明三彩萌萌首博锦绣中华:元末,蒙古贵族北逃中匆忙埋藏的丝织物#百度初秋打卡挑战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