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研究院挖掘云冈石窟历史内涵讲好各民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何春中)“云冈研究院深入挖掘研究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创新传播方式、丰富传播内容、拓宽传播渠道,全方位向广大游客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11月22日至23日,国家民委、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主办的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现场交流会在京召开,山西省云冈研究院科研办主任郭静娜在会议发言中说。云冈石窟始建于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是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结晶,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力量。郭静娜介绍,云冈研究院深入挖掘云冈石窟历史内涵。以石窟寺调查、资料整理为基础,编写石窟寺考古调查报告,在此基础上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先后编撰出版了《云冈石窟全集》《云冈石窟窟顶遗址考古发掘报告》《云冈石窟装饰纹样全集》《云林寺》等学术著作。先后召开“北魏平城与民族融合学术研讨会”“云冈纹饰学研讨会”“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会”等学术研讨会,联合国内知名专家研究讨论云冈石窟所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联合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大足石刻,在河南洛阳启动四大石窟战略合作,共同开展石窟寺研究和展览项目。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文物“动起来、走出去”。开展数字化时代文物保护、展现和传承的新探索,利用三维信息采集技术和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制作完成第3、12、18、20窟文物复制品。其中第3窟的3D打印复制品落成青岛,开展当天有近10万人进场参观,被青岛市列为中小学科普教育基地;第20窟复制品亮相于年外交部蓝厅山西全球推介会,成为向全球推介山西的一张亮丽名片;第18窟复制品多人VR展示系统,年在美国纽约石溪大学展出,首次实现了云冈石窟数字化国外展览,为下一步更大规模的文化传播与弘扬,积累了宝贵经验。此外,云冈研究院聘请国内知名专家为讲解员讲授云冈石窟的文化内涵,提高讲解员对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理解与认识,更好地传播历史文化,讲好云冈故事。开展云冈研学活动,设计不同的主题线路,根据学员的专业背景和实际需求进行专业化研学课程定制。推出壁画绘制、魏碑临摹、浮雕制作等形式多样的研学课程,被列为教育部中小学生校外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山西省第一批省级文博研学基地。郭静娜表示,下一步,云冈研究院将在文化和旅游、民委、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的指导下,继续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做好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等工作,让游客从中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917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