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西洋传教第一人,连皇帝都为他立墓碑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3_16264512.htm
明朝时期,在遥远的西方里,有这么一个人,他叫利玛窦,他是一位传教士。一天,他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传教,传什么教呢——基督教。在古代,一个人从地球的另一面漂洋过海的来到中国传教,还是在明万历年间,这如同太阳打西边出来一样,太难咯!为什么这么说?这你得看当时是个什么社会环境了,那是佛教盛行、程朱理学称霸的明朝,虽然“隆庆开关”之后不再搞闭关锁国这一套,但是几百年闭关留下来的排外后遗症还没有散去。你来这边传基督教,也不怕被驱逐出去!可是呢,人利玛窦是一个坚定的基督徒,有着非同一般的信仰,区区困难又怎么能阻挡得了那一颗为上帝牺牲奉献的拳拳之心呢?信仰坚定者,往往身上总是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就如同我们的唐三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也要取得真经一般,利玛窦也凭借着这股毅力,在中国扎上根了!他不似唐僧那般不通变化,非要用走路去西天取经。他看到,之前的传教士打着明晃晃的传教旗帜来中国传教,结果一个秋风扫落叶被中国人扫地出门了。他便偷偷地将这个传教的旗帜藏了起来,反正先在这片土地上站稳了,再徐徐图之也不迟。于是,这位利玛窦学习汉语和汉文,学习中国礼仪,学习儒家文化,交好各层中国人士,打着传授西方社会科学知识的旗帜布道,最终成为基督教埋在中国的一个“钉子户”。利玛窦雕像说起那时候的士大夫阶层也是尴尬,专注儒学八股研究,自然科学理论那叫一个薄弱。人西方在那时人文科学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地理天文方面的知识都让那群知识分子自愧不如。中国第一份世界地图便是这位传教士带来的,利玛窦还和徐光启翻译了《几何原本》,《测量法义》等书,可以说是第一个将西方自然科学文化带到中国之人。万国全图从高度上来讲,这位传教士的高度很高,因为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算是西学东渐的一个先行者。而这当中,这位传教士丝毫没有忘记自己的传教目的,用“驱佛近儒”的政策让自己受到儒林的欢迎,然后在交流自然科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基督教教义,那时基督教还是以天主教之名传播,徐光启、李之藻等官宦士卿都在他的感召下信仰天主了。这魅力也是前无古人了。利玛窦与徐光启当时万历皇帝对他也非常赏识有加,经常听他讲一些海外知识,允许其常驻北京。这样,他便完全获得了在中国的合法居住权了。通过他,西方传教士也找到了一条在中国传教的方法。年5月11日(万历三十八年),利玛窦因病病卒于北京,终年59岁。死后,他得到了万历皇帝的特许,成为了葬在北京的首位传教士。他的墓在西城区车公庄大街路南,墓碑设计堪称中西结合之典范。你看那墓碑,螭首方座,碑额上方是双龙戏珠的浮雕,额中间却雕着个小十字架,碑文旁边还有玫瑰花的浮雕,简直是一张妥妥的“逝者名片”,体现了他在中西文化交流,在西学东就中的桥梁作用。这么高的高度,不愧是西方在中国的传教士第一人。总的来说,他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来认识中国人,因此才能在中国立足。所以,皇帝为他立个碑也是妥妥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812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