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远在四川的中国日本媳妇苍井空发了一条微博,说日本西瓜很贵,一小块就要日元,折合人民币38元,中国的“吃瓜群众”就很纳闷,吃个西瓜这么难吗?
事实还真是如此,韩国的西瓜能达到元一个,日本的西瓜更贵,著名的日本方形西瓜都是被切成一小块一小块来出售,普通人家根本就买不起,偶尔买一小块尝尝鲜就不错了,不仅如此,在日本西瓜皮都要用袋子装起来,5块钱一份。
在日本,普通家庭主妇一般只买一小块,回家切小块,撒上盐,作为饭后甜点食用。
而在同一时期的中国,西瓜只卖8毛钱一斤,即使在现在,最高端的也只不过卖3元左右,中国人是如何实现西瓜自由的?
西瓜的来历
一种说法,西瓜来源于神农尝百草,原名稀瓜,意为水多肉少,后来称为西瓜。
另外一种说法,西瓜并不是原产于英中国,西瓜的原产地在非洲,从西域传过来,顾名西瓜。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峤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
中国人最早吃西瓜的场景,出现在古代辽国古墓的壁画上。西瓜”出现在墓主人“宴饮图”中,在墓主人身前的砖砌(浮雕)黑色方桌上,放有两盘水果,一竹编式浅盘内放有石榴、桃子等水果;另一黑色圆盘内赫然放着3只大西瓜。从这幅壁画上可以看出,当时契丹贵族(墓主人)的生活方式是相当讲究的,食用果品丰盛,与今天在正餐结束之后上个“水果拼盘”,也惊人的一致。
但彼西瓜非此西瓜也!
人们曾经用一百年前最优质的西瓜种子——西山西瓜的种子做过试验,种子结出的西瓜又大又圆,有的重达30多斤,但这样的西瓜光瓜皮就重20多斤。
网传年前的西瓜也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而是像极了古代的“勾云纹”,瓜瓤只占西瓜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都是瓜皮。
数据显示,年,全球西瓜产量1.17亿吨,中国就有多万吨的西瓜产量,占全世界西瓜产量的68.4%,更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这些西瓜都被国人消耗掉了。
占世界人口20%的国人,吃掉了世界上70%的西瓜,甚至还需要进口一部分,人均每年消耗斤西瓜。
但同国外不同是,国内的西瓜价格便宜,含糖量高,吃到你肚子鼓胀,吃到你怀疑人生。
一个20斤的西瓜,现在只需要15-20元,有时候价格会更低。每年当内蒙古,新疆的西瓜成熟的时候,国内西瓜的价格会更低,想吃就吃,真正实现了西瓜自由。
为什么偏偏在中国,我们可以实现西瓜自由?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一个让我们可以自由吃西瓜的“瓜奶奶”——吴明珠。
1至2月的时候,海南的西瓜上市,让国人在过春节的时候都能吃上西瓜。
3-5月,云南的西瓜,广西的西瓜,湖南的西瓜成熟。
5-8月,中国人吃西瓜的忘记,从南方到北方,江浙沪,山东,安徽,河南等地的西瓜大量上市。
这时候,国内每个城市,每个街头巷尾,都有数不尽的西瓜摊位。摊主守着农用车,三轮车,一车一车的西瓜,随便挑,随便选。
7-10月,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的西瓜大量上市,一个西瓜20斤,30斤,皮薄肉多,鲜红欲滴,让人垂涎三尺。
吴明珠,被亲切地为“瓜奶奶”,今年已经92岁了,她为国内的西瓜产业奉献了一生,让我们彻底实现了“西瓜自由”。
吴明珠年出生在湖北武汉,自小就聪明,中学毕业就考入了西南农学院艺系果蔬专业,和她同级的校友就有袁隆平院士。
年,吴明珠奔赴新疆开始从事甜瓜,西瓜,哈密瓜的选种,育种工作。
年,吴明珠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她将一生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花果事业,在62年里,一直孜孜不倦,兢兢业业,先后研究出了,红心脆,香黄梨,皇后蜜瓜,麒麟瓜,还有西瓜中的王牌“”,凭借一人之力,就将甜美有廉价的西瓜送到的国人的口中。
吴明珠院士的世界已经变得很小,小到只能装得下瓜种,直到现在她还在想着如何给老百姓增产增收。正如她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这一生,没做什么大事!只是没有背叛理想。”择一业,终一生,成一事,忠于理想,永不后悔。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后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