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胜之宝罕见玉唐卡即将亮相博观2

何为“殊胜”超绝而稀有者,称为“殊胜”。在佛教中,将难得的因缘与所得,称为“殊胜”。对于玉石收藏家来说,一块体量硕大、满皮洒金的老料,就是“殊胜”;对于心中向善者来说,一件至纯至深、涤荡心灵的唐卡,就是“殊胜”;而对于艺术鉴赏家来说,一件集材质罕见、精工细作、寓意深远的完美作品,就是“殊胜”。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苏然,依托当下市场上几乎难见的大块高品质和田白玉为载体,通过对佛教文化的深入学习与体悟,将佛教美术以京派玉雕语言完美呈现在玉雕作品中。博观曾专题介绍过苏然大师以敦煌壁画为蓝本的白玉巨制《敦煌情》,今年,我们有幸在博观春拍《夜宴——顶级玉雕艺术品专场》中,再次纳入苏然大师最新佛教题材力作——《玉唐卡》。和田玉白玉籽料“玉唐卡”摆件作者:苏然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规格:x85x23mmg原料之难得《玉唐卡》原料是一块极为难得的和田玉籽料,体量硕大,玉质白润细腻,一面为洒金色满皮,皮色均匀,鲜艳不失沉稳。当下市场中,出于原料价格飞涨等客观原因,肯做大件玉雕的人越来越少。但苏然大师不愿随波逐流,当她看到这块牌料,平整、完美,真皮真色、油润老熟,她认为这样的材质必需以诚意相待,创作、雕刻的过程,应像修行一样认真虔诚。匠心之修行玉雕语言要如何诠释复杂而有规制的唐卡?我们常见的唐卡,人物众多、色彩绚丽,如何在纯白的玉石上表现复杂画面是一大难题。本作在人物景物的布局、不同层次的深浅上都经过了细致地设计,力图以最惜料的浅浮雕来表现丰富的层次与画意。在人物处理上,画面核心的主佛创造性地采用了汉传佛教形象,浅浮雕,开脸庄严,衣饰体态线条流畅、比例准确;背光中14座小佛,像做减地浮雕,围绕在波纹状的光线之中。以极细密的曲线表现背光,需要精湛的拉丝钩线工艺。这样的设计使画面上半部疏密得当,在汇聚视线重心的同时,传递某种神秘的节奏感,当你凝视佛祖时,似有悦耳的梵音唱经声袅袅飘来。下半部分人物众多,胁侍菩萨、听法弟子、力士、夜叉数十人之多,他们在佛祖座下聚精会神地聆听佛法,周围香花祥云缭绕,一派西方极乐圣景。这一部分线条的虚实与取舍非常精彩,是表现众多人物繁而不乱、引人入胜的关键。唐卡是千百年来佛教智慧与愿力的艺术结晶,是虔诚信仰的通俗载体。而将唐卡艺术结合玉雕艺术,则更具圣洁、精诚与不朽之美!观整件作品,纯洁庄严、肃穆而不沉闷,让人自然生出敬畏与珍惜之情,内心获得一种平静。艺海之无涯对于佛教与玉雕艺术结合这一课题,苏然大师有着自己的坚持:要以最珍贵难得的玉石材料,表现最宏大震撼的场景,进而承载至深至广的大爱与哲思。苏然大师在探索艺术与技艺的道路,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这使得她不同时期都有极具风格的作品。有眼力的收藏家知道,不论从材质还是艺术角度出发,这样的诚意之作,往往更经得起市场与时间的考验,具有更高的收藏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792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