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天气晴好,南滨路雅巴洞江滩公园,众多市民正“打卡”《长江生态人文画卷》。画卷长米,高5米,是目前重庆最长的巨幅墙绘。画面之上,长江沿岸著名景点栩栩如生。“这是重庆两江四岸品质提升工程之一,我们希望用艺术为长江沿岸景观建设助力。”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画卷主创之一王松表示。
《长江生态人文画卷》局部
王松是四川美术学院公共艺术学院教师。年,他的团队受重庆市南岸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邀请,在南滨路雅巴洞江滩公园创作墙绘。“我从小就生活在长江边上,长江对重庆人有着无可替代的情感。所以墙绘的内容,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长江,我希望把对长江的感情,倾注在画笔上,绘制在长江边。”
青藏高原、长江三峡、江南水乡、繁华上海......这幅墙绘作品以国画卷轴的形式,将长江从源头到入海口的壮美景象徐徐展开。气势恢宏,磅礴有力,定睛细看,又有高山流水、灵鹿飞鸟,人物百态也尽在其中。今年2月底,在《长江保护法》实施一周年前夕,画卷圆满完成并对游客开放,很快成为市民休闲的又一处热门景点。
“作为在长江边长大的重庆人,我切身感受到,通过一系列的保护和治理,长江的水越来越清了,我们希望用生态美,唤起大家共同保护长江、爱护长江。”王松表示,年伊始,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部署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而重庆对长江沿岸景观建设的重视,无疑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重大文化工程。我们的艺术实践与国家战略不谋而合。”王松说,除了《长江生态人文画卷》外,他和团队还在雅巴洞完成了由条、17种长江珍稀鱼类组成的78米长的浮雕墙,以及米的长江特色文化护栏,并且正在用壁画结合雕塑的综合艺术手法设计长米、高6米的“长江生物多样性”及长米、高5米的“长江三峡文物文化”展示墙;另外,长米、高8米的《大鱼海棠》壁画即将完成;同时,即将实施长米、高5米的《长江诗词书法长轴》壁画。
身为本土资深文化人,王松希望,自己的艺术实践能够彰显重庆文化,帮助市民提振文化自信,“就像重庆日报推出的‘文化长江巴渝风’系列报道,我当时看到颇感震撼,这组报道视野很广、站位很高,既有细致描写,也有宏观视野,展示了在奔腾不息的长江文化滋养下,重庆有着多么厚重的文化底蕴。我认为,这组报道也给我的创作带来不少启发。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让艺术更好地与长江文化建设融合,我想我们还可以思考更多。”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