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当下,对于步履匆忙的都市人群而言,地铁是再平常不过的风景,穿梭在茫茫人海体验与陌生人摩肩接踵的“浓厚接触”。多元设计下,涌现出一大批设计师或艺术家热衷于地铁资源,他们将地铁作为创作的天堂。在整个地铁区域里,或是讲解历史、或是感受文明、或是诉说当地风土人情,如此种种,让人们在等候的过程中不再枯燥,而是成为一种享受:艺术的熏陶、文明的孕育、精神的滋养。-01-莫斯科地铁地点:俄罗斯莫斯科摄影师:大卫·布德尼莫斯科的地铁站,总免不了一股浓郁的东欧风情,以及带有一点前社会主义国家的色彩。装饰着令人震撼的马赛克壁画,描绘了可追溯到年的俄罗斯历史关键时刻。这里仿佛不是用传统工具制作的,而是由雕塑家手中的刀精心雕刻而成的,它美轮美奂、高端大气,堪称是地下艺术宫殿,更深藏着莫斯科地下不可不看的风景。华丽的巴洛克风格,如同宫殿一般的拱顶镶嵌着极具俄罗斯风情的浮雕,那些美丽的玻璃拼花有着大量的社会主义绘画,以及沙皇时代典雅的吊灯。站在“艺术殿堂”的穹顶之下,可以感受到俄罗斯传统建筑工艺精湛、经久耐用的特色。同时,地铁站的深度、地铁的速度、班次的频率,也展现了“战斗民族”的气质。莫斯科地铁就是彪悍之中带有强烈文艺气息的“红色帝国”标志性工程。-02-意大利Toledo地铁站地点:意大利Toledo设计:OscarTusquetsBlanca(Toledo)是地铁一号线的一站。这个可不一般,它被英国的《每日电讯》评为“欧洲最美的地铁站”,也被CNN评为世界最美的地铁站。Toledo地铁站是那不勒斯市推出的“艺术车站项目(ArtStations)”的代表作之一,这个项目邀请了世界各地近百名艺术家为那不勒斯的地铁站进行设计。Toledo地铁站于年正式建成,是那不勒斯1号线第16个地铁站,设计Toledo地铁站的是西班牙设计师OscarTusquetsBlanca。这位加泰罗尼亚设计师,把地下50米的Toledo地铁站,变成了璀璨的星空。地铁站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光和水,圆顶好似一个浩瀚的海洋,美轮美奂,宛如遁入童话世界。无数的LED灯点亮地铁站的入口,把马赛克墙壁照得一片蔚蓝,布满星星点点的光斑,犹如波光粼粼的大海,又仿佛浩瀚的星空,营造出一种波纹的流动感。从这样的地铁站坐车上班,就像夏日去到海里畅游了一番那般的神清气爽。-03-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地点:斯德哥尔摩艺术指导:MarieAndersson斯德哥尔摩的地铁号称是“世界上最长的艺术博物馆”,自年通车以来,艺术家就没有停止过创作。进入地铁站时,人们要乘浮梯入地很深,突然会变的很冷,有种入地狱的感觉。然而进入这个地狱之后,却发现是一个艺术的天堂。在这个全长为公里的地铁系统,可以欣赏到成百上千位艺术家的作品,不同的地铁站设计有着不同的特色主题,可谓是“一站一风景”。由于地质结构的原因,斯德哥尔摩很多地铁站都是在岩石间凿开建造,这样原始的自然风貌给了艺术家们创作的平台。不仅是车站的整体设计,站台里的各种雕塑、灯饰、马赛克、油画、装饰、浮雕都让每一个地铁站显得独一无二,看上去像是地下的岩洞,呈现一种超现实的独特魅力。-04-波尔图地铁音乐宫站地点:葡萄牙波尔图设计:EduardoSoutodeMoura年普利兹克奖得主EduardoSoutodeMoura为其家乡波尔图市设计了CasadeMusica地铁站。其设计的地铁风格简洁而又富有想象力,地铁站中庭圆形的天窗,在引入自然光线的同时,平衡了物质化与极简主义,给人带来抽象意境。通过深思熟虑的色彩和材料选用,缔造出强烈的视觉效果。素朴的混凝土材质,在一刚一柔的线条下,“温柔而不是刚毅,典雅而不失刚毅”,营造出一种让人流连忘返的感觉。-05-蒙特利尔地铁站地点:加拿大蒙特利尔摄影:ChrisForsyth加拿大蒙特利尔地铁站由68个站点构成,每天运送着超过一百万名乘客。这些地下建筑均有着起源于艺术的悠久历史。每个站点都由不同的建筑师设计,同时在站台的基础上设置了多个艺术装置。地铁站及周边环境均采用了全新的照明设备——天花板上附有照明设备的横梁形成了一种令人着迷的图案,同时彩色的墙面又与朴素的清水混凝土材质形成了有趣的对比,飞驰而过的列车又不时为这一场景增添动态的一笔。地铁穿梭在茫茫人海之中,不停地奔波,就像我们拿着手里的笔在万卷书中,不停地书写;它又像一条巨龙,推着我们不断前进,带领着我们领略这座城市的繁华。无论是莫斯科、斯德哥尔摩地、意大利、还是加拿大,这些涵盖丰富设计内涵的地铁系统,承载着人们来往于城市不同角落,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让人们在某一个瞬间,停下忙乱的脚步,驻足在历史事件之中,感受人生的奇妙和不易;驻足在艺术创作之中,体会创作者深邃的构思和意境;驻足在精巧设计之中,思索其中的技巧和创意。*部分图文自新闻源*如有疑问请联系处理特约媒体支持